中新网1月8日电(记者李佳璘)报道: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和北京市政府信息办公室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时间为《北京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未来三年,北京的文化产业将“做什么,怎么做,谁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党委书记、北京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刘少奇介绍了相关情况。
"《行动计划》在内容框架中实施“内容为王,创新与融合”两条主线,重点关注内容创作与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融合与发展等文化产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培育新的文化形式和消费模式。"刘少奇表示,《行动计划》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旨在解决我市文化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如数量和质量不足、高原缺乏高峰、小规模缺乏品牌等。经过三年的努力,0103010努力实现高品质产品的创造和生产、文化创意品牌化、新兴业态多元化、市场体系现代化,初步形成首都文化产业的高品质发展体系。
刘少奇说:“在创作和生产精品时,要完善生产、转化和传播的全链条,推出一批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突出首都文化价值的精品。在文化创意品牌建设方面,应加强创意设计服务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渗透和支持,促进产业质量和价值的提升。在新兴业态多样化方面,加快文化及相关领域的整合和发展,重点发展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文化”模式。在市场体系现代化中,我们将有效激发文化市场参与者的活力,促进各种因素的有效配置。”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魏鞠鹏认为,北京率先启动了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行动计划,这不仅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质量转型升级提供了行动样本,也为国家文化中心的建设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文化产业引擎。[主编:田伯群]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