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南山: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01 14:49:45

深圳湾畔,蛇口地区温暖的阳光灿烂。进出港口的客货船都很繁忙。中外游客在海边欣赏风景和玩耍。四十年前,这里发射了一支“山炮”,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在距离南投古城约8公里的直线上,保护和利用工程进展迅速。这座千年古城将重生为一张文化名片,展示深圳的发展。

熙熙攘攘的码头,古老的城墙,南山歌唱沧桑的故事。这个故事始终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并与时代潮流产生共鸣。它已经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极好的缩影。

有一套精彩的数据与这条发展道路相匹配:南山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7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018亿元,增长64倍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5.2万美元,每平方公里税收超过8亿元,研发投资在全社会的比重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71%,相当于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它被誉为“中国最像硅谷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南山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2.36亿元,增长7.6%,位居深圳各区第一,广东省第一区(县)。

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质量效益发展领先。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南山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平稳,体现了“总量大、增长快、产业优”的特点。经济增长新势头增强,质量效益凸显。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664.4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37.3亿元,增长6.4%。二次和三次生产的比例调整到41.6: 58.4。二次生产增速快于三次生产增速,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突出。其中,规划工业增加值1202.11亿元,增长10.6%,居全市首位。

从产业角度来看,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卓越的发展质量齐头并进。工业先进制造企业530家,占仓库工业企业的66.1%。先进制造业产值2942.22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72%。服务业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306家,收入2411.41亿元,占服务业的66%。工业生产综合能耗258.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1%,明显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个百分点。

南山龙头企业在全市的比重不断增加。全市各行业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19家,服务业42家,批发业41家,零售业31家,生活餐饮业26家。第三产业中的大型企业数量在全市各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蓄水池”。2018年底,各类新企业入库1826家,整体增长36.9%,居全市首位。除住宿行业下降0.3%外,其他行业都有较好的增长率,增长率在30%以上。其中,新增产业101个,增长79.1%,重点服务业907个,增长34.2%,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分别达到363.2%和170.7%,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全球贸易紧张,南山区实现进出口2523.3亿元,同比增长11.7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长率高12.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排名第二。

专利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在头三个季度,麻木

高质量的发展体现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上。2015年,南山区二、三级生产比例为53.6: 46.5,2016年为46: 54。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超过一半。今年前三个季度,这一比例为41.6: 58.4,保持了稳定和优化的趋势。

高质量发展反映在单位产出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正相关和与能源消耗之间的负相关。十一五期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下降13.1%和23.4%。“十二五”期间,这两项指标分别下降了20%和45%。

南山只占深圳面积的十分之一。去年,全区单位土地产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倍和1.8倍,比1990年分别增长了138倍和9倍。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低于0.39吨标准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仅为4.2立方米,是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该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500家,“四大企业”超过6000家,居全市首位。目前,该地区有260多个创纪录的孵化器和公共创新空间。人才总数达到68万人,居全市首位,其中高级人才占39.3%,居全国首位。

高质量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去年,雾霾天数从2004年的187天急剧下降至20天,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25微克/立方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二级标准,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发达城市之一。九条河流,包括大沙河和长岭皮河,已稳定达到四级水质,而五条河流,包括桂庙河和禅湾河,已被熏黑和除臭。

今年11月,南山区荣获国家生态资源部“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荣誉,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技术研究所顾问萨迪发布了《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该研究面向高质量发展,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绿色发展、民生幸福和质量效益等方面筛选出17个综合评价指标。南山区在市区100强中排名第一。

创新有助于“三级跳远”的高质量发展

历史,经常总结和练习反复选择;选择往往会开启新的历史时期。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南山是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时代给了南山太多的运气,时代给了南山舞台,南山也给了时间奇迹。

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再到“质量深圳”,南山的发展历程是不断为国家战略服务,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最终成为时代的“领导者”和“引领潮流者”。

战略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竞争优势。

1990年1月,深圳市南投行政区和蛇口行政区合并为南山区。当时,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南山依托毗邻港澳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来样定做”、“前店后厂”、“南山加工”成为好消息。

从20世纪90年代的高新区建设到2010年后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再到现在的粤港澳湾区和领先示范区,南山区始终引领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目前,南山区正着力加快推进三大战略项目。其中,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和各省市的支持,将逐步成为南山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前沿阵地,一个产学研深度融合、产教一体化的典范。西丽高铁新城位于南山北部,是硅谷的商业中心。它是“站、市、人、生产”一体化发展的4.0版本,是根据站城一体化、生产与城市一体化发展而成的,旨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高速火车站。深圳湾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蛇口、前海连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带。

如果你不走几步,你会到达一千英里。多年来,南山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做出准确的判断,抓住时代潮流中的机遇。南山一直站在时代的大鼓上,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好。[主编: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