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长期以来,北京的公共医疗机构在使用心脏支架和止血材料等医用耗材时,能够向患者收取5%或10%的涨价。自今年6月15日以来,北京实施了医疗消费联动的全面改革。3700多家参与医疗机构取消了医用耗材涨价销售。半年内,为患者节省了11亿元耗材。
安贞医院副院长孔庆玉:患者使用的耗材都是以购买价格为基础的。自医疗消费联动全面改革以来,我院住院人数增加了6%左右,但耗材收入却减少了6200万。
高晓军,北京市卫生委员会副巡视员:取消耗材添加(半年)后将节省11亿元。这种效果非常明显。不能通过使用更多耗材来增加医院收入,降低(公立)医疗机构利润的动力,使医疗机构更加公益性。
这一轮改革也降低了仪器设备检测项目的价格,重点提高了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如手术、康复、护理等。
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新:我们一些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仍然是几十年前的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在原有的医疗费用中,材料消耗占很大比例,即药品和耗材占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过医药分业和医疗费用联动两次全面改革后,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
高晓军,北京市卫生委员会副巡视员:统计后,检查等项目收入下降1.7%,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项目增长2.1%。
为应对医务人员技术劳务项目价格上涨,北京通过提高住院报销上限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减轻了患者负担。
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新:我们提高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报销)的上限。改革实施6个月来,近2500名参保人员享受了改革政策,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减轻1.7亿元,将一些新的心脏病和脑疾病治疗技术和耗材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