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并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准确的计划。如何促进稳定增长,推进改革,调整结构,造福民生,防范风险,确保稳定?明年如何做好重点工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记者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长林。
坚定信心
辩证看待经济形势
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首先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稳定,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王长林认为,中国经济有基础、优势、支撑、机遇和潜力,稳定向善、长期向善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的发展仍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有许多向高质量阶段过渡的有利条件。
王长林说,首先,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势,就可以把有前途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充分结合起来,在应对风险和挑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历史性的交叉。中国强大的市场发展迅速,对跨国投资更具吸引力,为中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根据王长林的分析,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201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而登记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3.37%,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今年前三个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还不够。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庞大,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突出的综合和超大优势。经济发展有足够的灵活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王长林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更加迫切的时代,一艘船要驶入我国中部,山路要更加陡峭。这是一个前进越来越困难和危险的时代,但是如果不前进,就必须后退和前进。
“打个不准确的比喻,如果中国的经济是一辆汽车,我们就进入了爬山越岭的关键阶段。道路越来越崎岖,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内部正面临新旧动能的转化。”王长林说,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但我们不应该对此过于担心。
王长林说,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经济增长肯定会放缓,这是一个客观规律。目前,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高速增长,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正在提高,结构正在优化。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
保持稳定
全面做好“六个稳定”工作
明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结束的一年。我们必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稳定金融,需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各方责任紧密。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健康,有能力减轻各种风险。关键是严格控制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风险,牢牢把握系统性风险底线。
要稳定对外贸易,就要提高对外贸易的稳定性和质量,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发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
要稳定外商投资,就要推动对外开放继续向更广、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促进和保护,继续减少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国际商业环境,推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吸引外资的积极性王长林说。
稳定投资,要在投资中发挥关键作用,引导资金投向乘数效应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
"目前,外部需求面临不确定性。消费是一个缓慢的变量,而投资是一个快速的变量。稳定的投资应该放在重要位置。”王长林说,我们应该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一些既有利于现在又有利于长远的重大投资,以及那些必须早做晚做的投资。做好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的实施工作,尽快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土地、能源、资金等因素的支持,加快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建设。在制造业投资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地缓解民营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稳定预期是指加强和改进预期管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平衡,积极引导公众舆论王长林说。
激活潜在发展潜力
激活潜在发展潜力
王长林认为,面对国内外风险和挑战不断上升的复杂形势,保持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的关键是更多地依靠改革方法激活潜在发展潜力。例如,目前我们有很大的潜力投资于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医疗保健、卫生、家政、儿童保育等领域,但供给不足王长林说,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搞好供求结合,培育新的投资和消费增长点。
王长林说,应该通过深化改革和打破发展的体制障碍来优化和重新平衡经济结构。例如,我们应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深化土地市场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管理服务”改革,着力解决“瓶颈”和“痛点”,继续放开市场主体,更好地激发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王长林说。
王长林认为,目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稳定传统制造业的“基础板块”。核心是降低成本,进一步鼓励企业通过创新走向中高端。
同时,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适应中国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建立健全审慎包容的监管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新支柱产业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