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3%。连续两个月,产量恢复正常,直到机器人行业稳定和恢复。本报记者王祎晨
在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展示的一款民用智能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欣拍摄的“机器人行业可能迎来转折点”。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6080台,同比增长4.3%。这是工业机器人产量在2018年9月开始负增长后的连续第二个月。专家表示,由于汽车行业的衰退,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一度大幅下降,但从长远来看,机器替代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机器人行业未来将保持高度繁荣。然而,工业机器人的增长将放缓,服务机器人将保持高增长。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快速发展轨道。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都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力。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中国机器人年产量从7万台增加到14万台,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18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约为154,000个,超过欧美,居世界首位。其中,工业机器人的密度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每万名员工中的机器人数量达到140个,是2015年的三倍。
但令人惊讶的是,从2018年9月开始,工业机器人行业从一直保持的两位数增长骤降至负增长。“由于主要机器人应用市场,即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影响,机器人的增长率已经下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席瞿道奎说。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搬运和装卸仍然是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信息行业,占60%。
幸运的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机器人行业正慢慢走出衰退。尽管机器人行业今年以来一直处于压力之下,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部件由其他人控制,但这恰好是机器人行业优化结构、实现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骆俊杰表示,从国内来看,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扩大,机器人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机器人行业的短期衰退只是周期性的,从长远来看将继续快速增长。”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石金波告诉《经济日报》,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日本IREX机器人展上,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各类、9系列和30款产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石金波认为,李群自动化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从应用层到顶层,包括机器人设计、系统、控制和应用,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是李群自动化产品的优势。”石金波说。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所预测,未来3年机器人市场将保持27%以上的增长率,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超过761亿元。从市场细分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的规模比例仍然占据优势,但增速正在放缓,服务机器人将保持快速增长。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工业应用场景的不断优化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都成为推动中国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些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公司已经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企业也有许多竞争优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很大差距,但在国外的一些领域没有相关的应用
目前,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行业,在其他领域有很大的推广潜力。电子、汽车、新能源和其他领域只是一小部分。随着智能制造的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从汽车和电子行业迅速发展到冶金、轻工、金属加工、石化、食品饮料、医药和卫生行业。其应用行业已从2015年国民经济的87个类别扩大到2018年的129个类别。未来,服务机器人将从过去的清扫和清洁等机器人扩展到教育、医疗、护送和配送等多个领域。
[编辑:田伯群]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