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山东蒙阴 小兔子成富民大产业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6 11:10:37

张生虎

安哥拉兔饲养员冯家英和他的妻子正在山东省蒙阴县坦布镇南极山村检查安哥拉兔的生长情况。张生虎(通过视觉):“天一亮,82岁的薛荣源就早早起床,去了兔子宫。

1955年,16岁的薛荣元被分配到山东省蒙阴县的一家当地产品公司。从那以后,他与安哥拉兔变得不解之缘。1957年,临沂区指定蒙阴发展安哥拉兔文化,国家引进安哥拉兔改良地方品种。然而,由于广泛的育种管理,20多年来没有形成规模。1982年冬天,他们再次从国外进口了10只雌兔和4只雄兔。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兔毛的价格仅在3年后就飙升至120元/公斤。不断上升的市场形势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小兔子也能让每个人变得富有。

“三只家兔不担心油、盐和醋。十只家养兔子不担心棉花和布料。一百只家兔正在致富的路上。”现在,蒙阴农村地区的每个家庭都饲养兔子,农民从安哥拉兔的饲养中获得了真正的利益。薛荣源的女儿薛丽军就是其中之一。跟随父亲的足迹,她建造了一个标准的兔子棚,可以容纳30,000只兔子,获得了自动化设备,并使长毛兔子成为两代人的生意。

目前蒙阴县有600万只兔子,其中500万只是安哥拉兔。兔业收入超过10亿元。全县有3600万兔村、18万兔场和4520名兔农。

在蒙阴街安子沟村的一个普通院子里,村民王发奎和他的妻子很早就开始忙碌,喂养兔子,检查每只兔子的健康状况.这是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像这样的庭院在蒙阴比比皆是。从远处看,“房子在花园里,森林在村庄里,桃园是房子,一圈兔子茅舍被用作墙”。在这种“家庭农场循环农业模式”下,红薯藤、花生幼苗和桃叶变废为宝,成为农民加工兔饲料的主要来源。兔子粪便为果树和庄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草到兔到果”模式有效地保护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与其他家庭不同,王发奎不仅靠卖兔毛赚钱,而且他所有的兔舍都在饲养自己家的兔子。与兔毛相比,卖兔毛带来更多的收入。

王发奎说:“兔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附加值。它主要出售种兔。每年有800到1000只繁殖的兔子。一只种兔起价500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蒙阴县已经意识到育种的重要性。该县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在8年后培育出沂蒙安哥拉兔新品系。其羊毛年产量和毛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发奎说新品种带来了很高的效益。正是因为长毛兔的质量提高了,这个县的羊毛产量也逐年增加。长毛兔的存量达到500万只,兔毛产量达到6000吨。羊毛产量这么高,兔毛在哪里?我们在山东威莱克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找到了答案,在这里,兔毛变成了纯兔毛纱线,具有强力、耐用、保暖、透气、防水等功能。

山东威莱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夏表示:“公司与广东建发集团合作,解决兔毛产品的脱发、缩水、起球三大问题,生产出高档纯兔毛服装,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还增加了兔毛的附加值。”

Velek纺织服装项目总投资12亿元。目前,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兔毛梳理机和精梳半精梳纺纱设备已经安装并正式投入使用。公司注册了“Velek”服装品牌。兔毛产品涵盖内衣、毛衣、夹克等多种系列,具有杀菌、抑菌、除湿和保暖的功能。纯兔毛服装年产量为400万匹

同时,兔业也成为扶贫产业。蒙阴县已发放《蒙阴县兔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补贴600元,用于为贫困家庭建立30多套标准兔舍,并发放备案卡。对于已建立标准兔舍的,应提供一组(1只雄性和2只雌性)优质种兔。同时,重点支持兔毛纺织服装加工等兔毛深加工养殖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贫困户”带动扶持体系。通过养兔业运动,我们帮助了2000户贫困家庭和4000多名穷人摆脱贫困。

[编辑: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