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张立群表示,11月份,PMI指数大幅反弹,回到繁荣-萧条线以上,表明经济运行开始显示出从下滑走向稳定的迹象。受供需反弹驱动的非制造业增强了信心,并对未来市场预期持乐观态度。当前,仍应努力扩大内需,继续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经济稳定趋势。
制造业的供求都有所改善
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比上个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6个月跌破临界点后,该指数又回到了扩张区间,处于今年的第二高点。对此,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陶文表示,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到扩张范围,表明经济运行正在稳定。
从13个子指数来看,与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在0.4-2.9个百分点之间;成品库存指数、采购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3至1.4个百分点。订单积压指数和员工指数与上月相同。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清河(Zhao清河)表示,11月,制造业供需双方均有所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比上个月上升52.6%和51.3%,1.8%和1.7%,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新订单指数回归扩张区间。
就行业类别而言,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酒饮料精制茶、医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制造业的生产指数和新秩序指数均有所上升,均位于扩张范围内。重点行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分别为51.7%、51.0%和51.1%,均连续两个月上升,表明转型升级正在加快。
虽然受到外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制造业的进出口有所改善。十一月份,新的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上升48.8%和49.8%,分别上升1.8%和2.9%。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这与圣诞节海外订单增加有关。进口指数的反弹显然主要是由内需驱动的。
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增长加快。
11月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4.4%,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为4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也是自7月份以来首次升至54%以上。
在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单项指标中,包括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手头订单、库存、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员工、供应商交货时间和业务活动预期在内的9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为0.3-2.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主席金彩认为: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上升至54.4%,表明非制造业的增长率较上月明显回升,根本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的稳步复苏。需求反弹起到了更好的推动作用,销售价格大幅上涨,就业状况改善,市场预期上升。
赵清河表示,11月份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3.5%,比上个月上升2.1个百分点,比年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
随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采购活动比上月更加活跃。与之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的经营活动指数较上月分别上升7.6%和4.3个百分点,分别为58.5%和61.5%。总业务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商业活动整体指数
11月,建筑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9.6%,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但与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需求来看,新秩序指数(new order index)和雇员指数(employees index)分别为56.0%和55.5%,较上月分别上升1.2%和3.7%,表明建筑业的生产活动继续处于相对较高的繁荣区间,推动了市场需求和企业就业的稳定增长。
复苏的势头仍需巩固。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7%,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为下半年高点,表明企业扩张步伐普遍加快。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指数构成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产出指数,分别为52.6%和54.4%,两者环比均大幅上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Liu Xuezhi)表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出现反弹,表明第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然而,目前仍存在需求减弱的风险。PMI复苏势头能否持续仍需观察。反周期稳定增长的政策仍需继续,重点是降低制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促进企业生产预期的提高。"由于外部不确定性和其他因素,制造业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赵清河表示,从反映市场变化的价格指数来看,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0%和47.3%,较上月下降1.4%和0.7%,均连续两个月回落。一些企业报告称,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经营环境有所改善,但资金短缺问题仍然突出。调查结果显示,反映资金短缺的企业比例为38.2%,高于上月的1.5个百分点。
张立群分析说,从历史数据来看,除了趋势变化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些短期因素。10月份将有“11”长假,这将影响与上月相比的环比指数。当然,今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反周期调整的力度明显加大,效果不断显现。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会带来明显的变化。总而言之,由于宏观政策反周期调整的增加,经济运行在11月初显示出稳定的迹象,但过高估计指数的增长是不恰当的。我们要特别关注仍然存在的下行压力,着力扩大内需,继续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经济稳定趋势。
陶文表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反弹,表明宏观经济仍处于稳定良好轨道,但反弹势头仍需巩固。企业出厂价格保持下降趋势,原材料采购价格也有所下降。购买价格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出厂价指数为47.3%,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价格下调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效益的实现。因此,有必要不断关注制造价格的变化。
在非制造业方面,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吴伟表示,11月份,非制造业市场供需双双回升,非制造业增速明显回升。在反周期调整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和增长的迹象。从市场预期来看,商业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较上月上涨0.3个百分点至61%,达到下半年以来的阶段性高点,表明企业信心在供需反弹的推动下得到增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火灿)[主编:朱燕京]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