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转型企业研讨会举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无人驾驶、黑灯工厂等应用场景已经越来越广泛。而这些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指令如何下达、接收和执行的?这就需要用到被称为万物互联“神经中枢”的标识解析体系。在11月15日举行的厦门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转型企业研讨会上,标识解析体系受到参会企业的广泛关注。
研讨会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数字科技发展工作委员会指导,自动巴巴平台、厦门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市卫厨行业协会等单位主办。来自全市的近70家制造业企业代表参与。当天,来自海尔数字科技、大族机器人、上海持云企业管理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创新企业代表,结合企业发展经验,带来了行业前沿技术、最新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等“干货”,并就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问题、新思路展开互动研讨。
“未来智能制造的产品都会有‘身份证’和‘简历’,标识解析体系的应用,对智能制造的行业布局起着重要作用。”上海持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荪从参与国家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实践谈起,分享了智能制造产业链高效协同的技术思路。海尔数字科技目前打造了全球首个引入用户流程的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自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施光普,介绍了“互联工厂”的创新模式与实践。大族激光集团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郑建峰则带来可“人机协作”的协作机器人的技术与案例分享。
“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过程,离不开数字化。”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数字科技发展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万家乐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数字化已经使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厦门乃至全国的企业展示更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思路,提供对接平台。厦门安昕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海良表示,企业正致力于打造一体化智慧工厂联盟,通过研讨会能够与更多行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接。
(记者:郭妮妮 来源:集美报)
分享到: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