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预见”进博会:从36万平方米看经济全球化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12 09:30:34

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朱晓鹰)经济全球化看起来很棒,但其实很小:它与每个企业和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海上购买好产品,走走停停,企业“走出去”的布局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缩影。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 唐·严俊拍摄照片

在第二届世博会上,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聚集在36万平方米的展厅。 有老客人,新朋友,近邻和远方的家。 参展商来自世界各行各业,包括服务贸易、汽车、设备、科技生活质量、医疗设备、农业食品等。 它从经验上告诉人们,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像特定行业那样小,像全球产业链那样大,任何地方或企业都无法“主宰世界” 商人千里迢迢来寻找市场需求和新的商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大。

虽然美国今年没有参加全国展览会,但美国企业参加展览会的热情很高:不仅展区排名第一,而且参展企业和展品数量也名列前六,这表明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有很强的“磁性吸引力”。

Kohler Engine(中国)高级市场经理董重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与国有企业国有机械集团的子公司Sumeda集团签署了600台美国进口发动机的订单。 由于展览的良好效果,科勒·引擎(Kohler Engine)今年申请了一个50平方米的特殊展台。与以前18平方米的标准展位相比,规格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市场是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没有人会不关注它 “沃尔德里奇-科堡机床厂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马泰阿斯·豪克评论说,他是来寻求合作的

在德国的蒯通展台上,机器人手臂在火花中高速切割。 “展出的激光切割机是现场的中国商人订购的,展览一结束,它就会被打包送到另一家公司。 德国蒯通(中国)有限公司激光应用工程师陈洪坤参加了两年的会议,他告诉记者,今年的人流是去年的几倍。平均来说,每分钟都有十几个人来咨询,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爱步(上海)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芷汐是展会的“新人”。 他把外骨骼康复行走机器人带到这里。 有较低身体活动能力困难的人可以穿上这套骨甲再次站立和行走。 “我们已经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怎么能错过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也通过世博会与世界相连,世博会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零售和电子商务巨头苏宁集团今年继续走电子商务之路,帮助海外品牌登陆中国,促进自身交易。

苏宁一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康告诉记者,苏宁去年在交易会上与韩国电子公司NUC签订了合同 根据苏宁的大消费数据,NUC原装榨汁机(便携式蔬果榨汁机)在短时间内售出10,000多台。 在今年的交易会上,NUC和苏宁签订了更多的大合同。

虽然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反全球化的现象和隐患,但与会的中外企业家对今后是否坚持经济全球化持积极态度,给予了一致的回答。

“今年收获颇丰,明年我们一定会回来,”日本马扎克公司工程技术部的唐立明说。

"没有中国和全球化,就没有未来?"马蒂亚斯·哈士奇说

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说,只有坚持经济全球化,才能振兴全球产业链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