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以“混资本”促进“改机制” 央企“混改”有了操作指南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12 09:30:20

为通过“混合资本”推进“改革机制”,明确可行性研究等基本流程,直至中央企业“混合改革”有了操作指南(芮景静)

为稳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操作指引》), 规定中央企业各级子公司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关工作应参考操作指南。 这意味着中央企业对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系统的操作指南,并有望通过“混合资本”进一步推进“改革机制”

“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营业务,提高效率”直到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按照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混合变革稳步推进

解决“不敢混但不愿意混”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企业实施了3700多项混合改革,引进非公有资本1万多亿元,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占70%以上,比2012年底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央企业总资产的65%进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61%和利润总额的88%来自上市公司。

“‘混合资本’的同时,“改革机制”也在不断探索,在公司治理、董事会权力的落实、三大体制改革、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的经验。 “国务院SASAC有关负责人说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害怕混合、不愿混合、混合为混合、混合为混合、强调混合而忽视改革。上述负责人表示,这反映出一些企业对混业经营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混业经营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不明确,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考虑,担心混业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等。 国务院SASAC在系统梳理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总结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操作指引》。

《操作指引》聚焦四大重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操作指引》再次明确,要积极稳妥推进以完全竞争的行业和领域为主营业务的商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以重要产业和重点领域为主营业务的商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有条件地有序推进公益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的作用,积极推进关联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于具体操作,《操作指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流程 《操作指引》明确指出,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般应遵循可行性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制定、决策和审批程序实施、审计评估、引进非公资本投资者、推进企业运行机制改革等基本流程。每个过程都有详细的解释。

就“混合资本”而言,需要通过市场化与非公有资本合作。 《操作指引》明确指出,中央企业的“混合资本”环节应在产权市场、股票市场等平台上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 本文规范了“混合资本”、通过产权市场实施混合改革和通过股票市场实施混合改革过程中资产审计评估的相关规定、工作程序和关键问题。

在“改革机制”方面,要求推动混合改革企业转变经营机制。 《操作指引》明确界定了企业经营机制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控制方式、深化三大制度改革、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约束机制等。

梳理企业混合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 《操作指引》重点关注与混合改革相关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和土地处置政策

它有望成为混合改革的“加速器”。

混合改革应“执行以地方、行业和企业为基础的政策,并应独立、受控和控制,有参与和参与,不牵线搭桥,覆盖面广,没有时间表”;原则上,员工持股总额不高于公司股本总额的30%,单个员工持股比例不高于公司股本总额的1%.从总体原则的要求到具体细节,《操作指引》的推出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并赢得了许多好评。

“《操作指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对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改革的全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力。 无论是“混合资本”和“改革机制”的关键问题,还是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和难题,都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令人鼓舞。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混合改革办公室主任范志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辉认为,《操作指引》在过去的混合改革实践中消除了许多“模糊领域”,让企业敢于变革,知道如何去做,从而有望为混合改革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SASAC相关负责人表示,《操作指引》的推出为中央企业实施混业经营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指南。有利于中央企业规范混合改革工作流程,深化混合改革内涵,推进“混合资本”改革机制,有效提高中央企业竞争力、创新能力、控制能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

李杰[主编:方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