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财经聚焦:透视10月CPI涨幅3.8%背后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10 13:52:33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安蓓、陈薇薇、袁钧波和陈爱平)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关注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3.8%。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比上个月上涨0.8个百分点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继续增长?接下来的价格趋势是什么?如何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围绕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水果和蔬菜的价格都下降了,尤其是苹果和梨,它们在早期价格“猛涨”,现在都便宜得多,也就是说,猪肉价格上涨了一点。 上海市民刘娟告诉记者,鲫鱼、草鱼和带鱼的价格相对稳定,因为他们家最近吃了更多的鱼虾。猪肉价格上涨后,牛肉、羊肉和家禽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主要消费品价格的涨跌影响了普通人的消费选择。

猪肉价格上涨占年消费价格指数的2/3

像最近的趋势一样,10月份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很明显。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5%,涨幅4.3个百分点,影响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约3.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下降0.1个百分点,仅影响消费价格指数增长0.7个百分点

在食品方面,新鲜蔬菜价格下降了10.2%,新鲜水果价格从上升到下降下降了0.3%。这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使消费物价指数下降了约0.28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消费物价指数通胀约2.43个百分点,占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总额的近三分之二。 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的价格上涨了12.3%至21.4%,这五种商品加在一起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约为0.41个百分点。

记者最近在山东寿光采访时了解到,寿光德利农产品物流园区蔬菜价格指数10月环比下降6.8%,同比下降24.2% 其中,豆类、甘蓝、叶类蔬菜和块根蔬菜的价格与上月相比大幅下降。 “10月份,北部蔬菜生长良好,供应相对充足。蔬菜价格显示季节性下降 帝力农产品物流园区价格指数中心主任隋·于梅说

十月份,非食品类商品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服装价格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2.1%、1.9%和1.2%,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共上升约0.49个百分点 交通和通讯价格下跌3.5%,影响消费物价指数约0.4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约为0.36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以来,国家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降低收费,为消费者带来利益。 上海市民徐琳说,三四年前,每月5克的数据包大约是200元。今年,10g数据包只有100元左右,如果有促销活动,价格会更便宜。

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三大通信运营商实现了提速降费的要求,平均流量下降30%以上,降费约3000亿元。

采取更多措施稳定生猪供应

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一段时间以来已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

山东淄博袁花蕊畜牧有限公司目前库存约5000头猪 公司经理贾季良表示,最近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农民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记者在全国采访时,许多农民表示,目前养猪有利可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规模化养殖,这是企业扩大产能的好机会。

11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妥善落实全省总体责任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应该采取措施恢复养猪生产。各地不合理的养猪禁令应该彻底清除。应利用北方玉米丰收等条件,更好地确保南方主要养猪省份的饲料供应,发挥好调节储备的作用,促进禽肉、牛肉和羊肉的生产,确保市场供应,规范市场秩序,抑制部分产品价格过度上涨。 同时,各地要充分启动社会救助与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猪肉132.6万吨,增长43.6%。牛肉进口总量113.2万吨,增长53.4%,达到较高水平。

交通银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近期猪粮价格比达到15,是盈亏平衡点的2.7倍,将极大地吸引养猪的热情。 下半年以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向市场投放大量储备猪肉,增加猪肉进口,大力鼓励生猪养殖,有助于促进猪肉供需平衡。

“影响猪肉价格近期上涨的短期因素之一是商业母猪规模扩大到母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言(Guo liyan)表示,短期内,市场上的商业母猪数量已经减少,从而支撑猪肉价格。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过一定的生育期后,生猪的供应量将会增加,为增加有效供应量创造有利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生猪养殖从引进到屠宰的时间较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供应。 我希望社会和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耐心。国家、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在采取积极行动,充分确保恢复生产和肉类供应。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3.8%是否意味着整体物价有上涨的迹象?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芸分析,10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在内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1%,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与上月持平 剔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消费物价指数环比上涨约0.1%,同比上涨1.3%,总体稳定。

“核心消费物价指数自今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这表明宏观经济体系的总供求相对平衡,没有整体物价上涨的基础。 郭丽言表示,与前几轮整体物价水平进入上行周期相比,CPI通胀的结构性因素明显,影响范围相对清晰可控。

保持物价,特别是猪肉和其他重要民生商品基本稳定,保障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各地发放了55.1亿元临时价格补贴,惠及2.22亿贫困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价上涨对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袁达强调,下一步将是加强供应能力,进行储备调整,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 “鉴于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价格运行新形势出现新变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预测和预警,提高重点领域、重点品种特别是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化的监测和预警频率。指导各地认真落实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的保障标准联动机制,切实保障贫困和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监管措施,促进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