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5日电(记者阮晓)——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界沟研究所教授林毅夫5日在香港表示,到2030年,中国经济将有8%的年增长潜力
那天,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联合协会举行了一次论坛。林毅夫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对双方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的主旨发言中说,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是贸易领域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发展的问题。中国不愿意放弃发展权。美国在现阶段可能仍然难以接受中国的崛起,因此矛盾是长期的。
林毅夫指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也是世界上120多个经济体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会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而与中国“割让席位”。如果美国继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它实际上是在孤立自己,这最终将导致其消费者利益的丧失、企业市场的萎缩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会持续多久?林毅夫个人的判断可能是,中国的经济大约是美国的两倍。 到那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美国的50%。其中,北方、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和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5亿人,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表明其科技和工业发展将达到与美国相同的水平。到那时,美国可能会失去其技术和工业优势。
他还指出,为了应对长期摩擦,中国需要坚持发展的底线,但它可以在谈判过程中保持灵活性。 虽然外面“噪音很大”,但我们必须坚持做自己的事,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林毅夫认为,从供应方的技术角度来看,中国在2030年前应该有8%的年增长潜力,但最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方,这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贸关系有关,因此可能会有所调整。然而,他认为,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中国经济应该能够实现约6%的增长,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应该约为30%
陈家强,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表示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背后是科技和生产力水平。今后,国家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发展。
他还指出,美国利用关税措施挑起贸易摩擦的效果以前并不理想,但将来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将“贸易战”发展成“金融战”,这值得警惕。
另一方面,林毅夫认为,如果美国发动一场“自毁长城”的“金融战争”,对中国来说不会是一场灾难。中国可以效仿欧洲,寻求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建立新的金融结算体系来应对。 (结束)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