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1月3日(方伟)“谈论数字化时,我们通常会直接在脑海中反映出一些互联网组织和企业。坦率地说,每个人都不熟悉银行的数字化。” 11月2日当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开生在第三届钱塘江论坛(2019)上接受专访。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开发过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天,中国正处在科技革命的新潮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业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整个金融业和银行业的未来。在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模式下,发展模式实际上已成为银行的生存能力。
杨开生说,谈到银行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时,人们经常从“银行必须处理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这一问题。银行似乎是传统上保守的行业,它只能被动地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
“情况并非如此。对于我在总部任职多年的中国工商银行来说,从20世纪末到2013年,我们在信息系统建设上的投入几乎达到了100亿元,以后的投资就更大了。”杨开生告诉记者,银行业一直是对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非常敏感的行业。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变革都深刻地反映在金融业中。在银行业的发展轨道上。
杨开生列举了近年来由金融技术引发的银行业的三大变革和变化:首先是电子变革,即从人工会计到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处理。二是网络改造。银行业继续通过网络渠道创造金融产品,不断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和外部服务模式。第三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服务场景,新兴技术和金融的转型。业务开始深化整合,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收益显着扩大。金融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会停滞不前,银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也不会停止。”杨开生说,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一直在为生态建设,服务范式,渠道布局和技术赋权而不断努力。
“简而言之,技术发展将赋予金融权力,使金融更贴近社会生活,并植根于公众。”杨开生说。
据悉,第三届(2019年)钱塘江论坛是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得到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局和杭州市金融办的支持。由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促进会和浙江钱塘江金融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新闻网是一种合作媒体。 (完)[编辑:姜玉玉]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