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境标志产品是公众与绿色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重要纽带,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在过去25年的发展基础上,年产值已达4万亿元。
在最近举行的“绿色消费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标志25年主题活动”上,生态环境部科学财政司司长邹寿民强调,中国已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绿色消费者的行为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截至2017年,城乡居民占消费总量的40%。预计到2020年,城乡居民消费总额将达到41.7万亿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家庭消费已从维持生计向小康转变。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消费行为已从模仿变为个性体验,并且新的消费(例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数字家庭)蓬勃发展。 “ Internet +”所产生的个性化,定制化和多样化的消费已成为主流。
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迅速提高。
自2011年以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43.8个百分点。
但是,对消耗和资源的压力继续增加。 2016年,中国居民的能源消费总量直接消耗了5.4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3.2倍。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气循环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室内空调和计算机报废了约1.2亿台,丢弃的手机达2.3亿台电话。其他家用电子电器产品浪费1.5亿套;目前,中国包装产品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总体回收率不到30%。
中国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它的主要特点是提倡勤奋和节约,减少损失和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减少消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在会上说:“绿色消费的转型升级可以引领以环境标志产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创新,并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双赢局面。”/p>
他说,绿色消费在绿色生产中起着指导性和破坏性作用。以绿色概念和措施为指导的消费规模,方式,结构,质量和偏好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传递给生产部门并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编辑:张亦凡]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