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29日(记者王恩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表明,目前中国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正在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银行金融机构支付了超过400亿笔移动支付。
本报告通过数据展示了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的结果。如今,中国人民可以更广泛地享受金融服务,并且在关键领域的金融服务意识得到了显着增强。
帐户和银行卡的普及是人们获得金融服务并消除“金融排斥”的第一步。报告指出,中国的人均银行账户和信用卡持有量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截至2019年6月,中国每人拥有7.6个银行帐户和5.7个银行卡,分别比2014年底增长60%和50%。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人们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
根据该报告,中国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达到82.39%,其中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在线支付业务和银行业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最快; 2019年上半年,银行金融机构的移动支付为434.24亿美元。笔行金额166.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增加包容性金融关键领域的供应。例如,小型和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已经实现了增量,扩展,成本降低和风险控制的发展。
报告称,截至2019年6月,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5.63万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7.14个百分点;贷款户数为198831万户,比年初增加260.5万户。
对农村振兴的财政支持也在增加。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业相关贷款余额为34.24万亿元,其中一般用途农业相关贷款余额为6.10万亿元,占全部农业相关贷款的17.80%,比年初增长8.24%,高于贷款平均水平。增长率为1.11个百分点。 (完)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