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5日:业界建议通过数字金融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
新华社记者徐伟
最近,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创新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数字金融创新可以实现普遍利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供更宽容的创新环境并支持创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也需要创新发展。 “目前的金融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和调整。”浙商银行行长徐仁彦在中国金融四十论坛主办的《2019·径山报告》会议上说。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金融将成为支持经济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说:“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数字金融和金融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他认为数字金融具有普遍性,在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个人方面有许多好的创新。例如,光大银行推出的“云支付”平台整合了数百笔行政捐款,为企业和居民节省了大量成本;成千上万的小型和微型企业通过在线商业银行和微型银行获得小额贷款。
数字金融创新还将使传统的商业银行有能力增强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主要渠道包括:数字金融带来的竞争效应,可以提高银行的效率;数字金融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技术和流程,以及银行之间更好的合作;数字金融转型本身可以赋予银行更多权力。
但与此同时,数字金融创新也需要注意风险。黄卓认为,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尚未经历完整的金融周期考验。数字金融创新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分析。即使在某些方面,数字金融也可能成为金融系统。不稳定因素。
黄卓建议,数字金融监管应打破传统的区域和产业界限,实现监管的全面覆盖。平衡使用大数据的效率和保护个人隐私;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必须平等对待它们并使其公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平也认为,“监管沙箱”可以在数字金融领域进行测试。也就是说,当您对创新有一个好主意时,监管机构可以与您一起在可控的条件下尝试,成熟然后提升。 “核心是支持创新和管理风险。”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