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个城市正在“重塑”数字经济专家提醒,应该实现创新以实现差异化发展
南京,9月22日(王庆凯,沉浩)中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正在加深。大城市在数字经济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准确定位以及如何在数字经济中促进尖端创新已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几天前在南京举行的2019年南京市市长国际磋商会议上,会议上的许多专家表示,应该区分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数字技术,并确定其可比性。好处。
中国作为互联网世界的“迟来者”,于1994年正式加入互联网。然而,在短短25年的时间里,中国数字经济不仅实现了规模飞跃,而且创新模式已从模仿式创新转向自主创新,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领先”。
但是,当今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中共南京市常务副主席杨学鹏认为,这应该包括数字工业化(电子信息制造,信息和通信产业等);工业数字化(由于数字技术,传统产业促进了生产);数字治理(智能管理,智能交通等)。
作为地方政府,杨学鹏认为,目前,各地数字经济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差异”,深圳,杭州等一批龙头城市应运而生,但是面对在数字经济大潮中,可以积极探索其他城市的潜在发展方向,而先进的布局值得进一步探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于晓辉认为,数字技术虽然不是市场上最大的技术,但它却是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推动力和领先的战略领域。尺寸。主战场,但最重要的主战场。
于小辉认为,应利用传统技术来增强ICT的能力,这应等同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了发展领先的数字技术并赋予传统产业权力,数字工业化应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例如,加快云计算,5G研究和开发的速度。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背后,它重点介绍了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广域创新。谁可以走得更深更远,进一步创新,谁将是第一个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未来的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表示,在数字经济建设中,不同的城市应该有不同的策略。但是,在许多影响城市兴衰的因素中,当今的科技青年依然存在。重要的是,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的35%,为经济增长贡献67.9%,成为世界数字经济的中坚力量。
专家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和新经济不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使用新技术发展新经济一样重要。
以智慧城市为例,智慧城市使用诸如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之类的数字技术来实现对诸如民生,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等各种需求的智能响应。但是,在当前大多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重点是“碎片化”的应用场景,并且该系统尚未形成完整的顶层设计。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要想在充满变革、充满“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发展好数字经济,就必须跳脱出传统思路、传统手段的局限,避免单纯拼资金、拼资源、拼政策。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认为,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或者想更进一步转型升级上个台阶。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自己的短板问题;二是解决竞争问题,与其他城市进行差别化竞争,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三是要解决原创的问题,数字经济充满了创新空间。(完)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