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2:52

[新时代民营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调查,为了促进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财政投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分配财政补贴;二是直接补贴财政。二是以财政贴息贷款的形式注入启动资金,建立民营龙头企业为主体,企业的有关股份制公司,中介机构和股份制公司采用了“政府指导,资金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

为此,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投入资金使用和效果的监督,确保用于技术,人才,设备,信息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资本服务企业。

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平台的建设方向是技术发展服务平台,科技信息共享系统服务中心,技术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人才服务系统和产品质量检验平台。

技术开发服务平台

提高技术开发和推广的能力,实现技术开发资源的社会化,并为私营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克服该行业的根本,关键和常见的技术问题。着眼于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开发与合作,共同建设研发基地,增加研发信息共享,建立协同创新体系;促进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促进研发平台和研究机构发展。社区。

技术信息共享系统服务中心

调查科学技术信息和市场研究,以促进科学技术信息的收集,汇编,促进,利用和转化。

技术中介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功能,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交流和自律;促进区域品牌的建立,减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无序竞争;降低民营企业的系统成本,管理成本和公共成本。

技术人才服务系统

建立一个引进系统,以引进外部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建立专业的技术学院。

产品质量测试平台

确保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规范民营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标准化,促进民营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福建省普通高校新型智库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所谢志忠教授)

3594289428.jpg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提交,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cn(#更改为@)。参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