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需求迫在眉睫,相关法律缺失
需要定义许多数字遗产继承的法律问题
□我们的记者韩丹东
□实习生林英婷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他们突然死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如何处理微信和支付宝等数字遗产。
什么是数字遗产?加工中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了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法律尚未明确界定
数字遗产难以继承
“确定它是否是数字遗产取决于它是否是数字财产。”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众所周知,经常使用,是严格不完整的。它是一个虚拟财产,数量在钱包或余额是真钱,但它只存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法律上讲,这些财产基本上是人们依法享有的财产,通常被认为是债券。我更喜欢这是一种物质优惠券但是,这是一个人民财产权合法享有的财产。此外,互联网上有许多虚拟资产,如数字货币,游戏设备等,也是数字资产。“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与法律系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表示,“数字遗产通常被定义为数字自然人死亡后未继承的所有虚拟资产。基于网络环境的表格,包括帐号,密码,文字,声音,图片,图片,虚拟货币,游戏设备等。“
在一个自然人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在继承他们的数字遗产时容易出现许多问题。那么,目前对数字遗产的常见治疗方法是什么?
“目前,处理数字遗产有两种主要方式。”郑宁说,首先,用户有权使用该帐户,并且网络服务提供商拥有所有权。此时,帐户无法继承,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关闭,删除和注销用户帐户。无论是基于情感因素还是经济价值,这种情况很容易因账户内容权利而引起争议。第二,用户拥有所有权,数字遗产可以继承。在这种情况下,继承数字遗产需要一系列辅助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证明继承权以及如何划分继承权。
为什么在继承数字遗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刘俊海说:“数字遗产的继承没有理论上的障碍,如支付宝的余额,微信钱包的余额和绑定的银行账户,这些属性应按照规定继承。继承法,不是太难的问题。“
“但实际上,有些人在继承数字遗产方面总是存在问题。例如,继承人的相关帐号和密码不告诉家人,甚至家人也不知道有余额,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继承人使用的某些网络平台造成了问题,“刘俊海说。
“民法通则”第127条明确规定,如果法律规定保护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则应符合其规定。 “但中国目前只是采取相对保守的方式,确认数据应受法律保护,但尚未确认数据的独立民事权利。中国现行的继承法仅规定了物质财产的继承权,网络对虚拟财产的继承没有规定,这使得数字遗产的继承在实质意义上难以实现,等待将来修改继承法。“
加速合法升级
修改网络服务协议
据了解,如何应对数字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业界越来越多地呼吁立法解决数字遗产问题。 刘俊海认为,处理数字遗产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平台应该仔细规划数字继承继承的规则,并明确继承人继承数字遗产的过程。当有继承人时,平台有义务协助继任者依法继承数字遗产。在处理数字遗产时,平台有义务履行良好的通知,披露义务,协助义务和保密业务,这也是处理数字遗产时应遵循的基本法律要求。第二,在立法方面,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相关法律时应考虑数字遗产问题。 “法律的修订是解决数字继承继承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实施于1985年实施,已经存在了30多年。法律必须跟上步伐与时俱进,进入互联网时代。快车道。“刘俊海说。在郑宁看来,处理好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要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加快立法进程。我国的继承法于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在制定法律时还没有出现QQ、博客、游戏账号等这些数字概念,所以继承法对遗产的列举性规定中没有、也不可能有关于QQ、博客、游戏账号等是否属于遗产范畴的界定。
二是修改网络服务协议。她认为,网络用户都为数字遗产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甚至金钱。虽然目前的法律没有明确保护数字遗产的条例,但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网站或者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力度,通过运营商的技术手段获取密码或修改服务协议增加继承这一方面细则进行解决。同时,还要做好数字遗产的范围界定、保存、管理、分割等工作。
三是利用网络公司做好数字遗产继承服务。目前,数字遗产案已经催生出一个新型的网络商业模式,一批为客户代理保管网络遗产的专业网站应运而生,这些网站会让人在生前把重要的数字遗产、想说的话提前准备好,在网站确认当事人去世之后会发给指定的收件人,即数字遗产继承服务。
四是通过遗嘱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如果逝者生前对数字遗产立下了有效的遗嘱形式,那么继承人就可以根据遗嘱继承数字遗产,但此种继承的前提仍旧是数字遗产在法律上属于可以继承的范围。
五是构建数字遗产保护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数字遗产保护能力。针对数字遗产保护中存在问题,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部门,完善我国数据保护机制以及提升我国数据存储技术和能力,针对网络服务商协议制定相关计划,何种情况下关停账号、何种情况下保留账号并允许他人在线共享账号信息进行明确规定。建立数据托管服务,对数据进行备份,针对数据遗产的使用期限作明确的规定。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