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8月26日电(记者杨强)中共钦州市委书记王戈兵26日在南宁市表示,钦州市已搬迁至该市25年,坚持开放,打开大海,实现从遥远到露天的边境。巨大的转型已经打开了覆盖中国西南和中国联通西北的海铁联运列车系统。 “一带一路”西部海陆新渠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物流,贸易,工业等全方位资源集聚的重要枢纽。
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王格兵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最近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新渠道升级为国家战略。广西钦州作为新渠道的重要节点,抓住机遇,建设新的枢纽和新的“一带一路”西部海陆通道建设枢纽,建设新的开放式大户渠道,大港口,大型工业和新物流。我们将建设一条交通便利,物流高效,贸易便利,竞争力强的新型陆海通道。
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 1994年,它被撤出了这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钦州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没有海港。当地政府坚持从海上出发,从两个万吨级码头开始建设自己的港口,使港口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和核心。资源,全面实施开放战略,逐步成为过去小渔村的现代亿吨级港口,实现了钦州建设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南大港”的梦想。
王戈兵说,钦州市特别设立了西部新的陆海通道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行动,全面推进新通道建设的加快。在潞海新航道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方面,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建成开通,海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已经开通。每年的装卸能力从15万标准箱增加到105万标准箱,满足西部新的陆地和海上通道。中长期的发展需求。在港口航线和海铁联运方面,已建成39个万吨级泊位,开通了42条国内外集装箱航线,覆盖亚洲所有重要港口。近两年来,重庆,成都,昆明,宜宾,漳州和贵阳得到了提升。自贡,兰州至钦州的八条海铁联运列车开通,从钦州到波兰的两条中欧列车,德国的马拉舍维奇和杜伊斯堡,实现了与中欧网络的无缝融合。 2018年港口吞吐量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30万标准箱。 2019年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21.1%,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5.4%。在阳光港减产行动中,今年1至6月,钦州港的整体通关时间从去年底的100小时缩短至57.6小时,新陆海通道的成本优势在于西进一步突出。
同时,钦州市进一步深化与庐海新航道沿线城市的经贸合作,促进了多个国际能力合作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成功落户和实施。自2017年9月海铁联运列车正常运行以来,通过钦州港运输的货物种类不断增加,钦州已成为西部地区物流,贸易和工业全方位合作的重要枢纽。
钦州市市长谭玉创表示,最近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指出,北部湾港口应建成西部新陆海通道的国际门户港口,明确指出“钦州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支持钦州港口将建设大型,专业化,智能化的集装箱泊位。“他说,钦州港的吞吐量已超过1亿吨,预计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00万TEU。集装箱主干口浓度效应已初具规模。
谭玉创还表示,根据国家和广西自治区对钦州港的战略定位,加快融入大湾区世界级港口集团,地方官员将加快在钦州建设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港口并努力使用两到三年。钦州港将产能升级到新的水平,进入国内先进港口行列,加快国际港口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按照北部湾区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标准,加快北部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钦州港与西部城市之间的海铁联运列车将加密,钦州港的枢纽将得到加强,以充分建设。它已成为连接大湾区与西南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港。 (完)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