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天空”,“神舟”飞船,到港珠澳大桥,英国布莱顿大桥等重大工程,贵州钢绳有限公司贵州钢丝绳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国内外项目,其领先的行业标准修订已成为钢丝绳的国际标准。
贵州钢绳是贵州制造的代表性企业,也是贵州动能转换和“改变超车之路”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有一个单一的产业结构,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农业大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以大数据整合为主导,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坚持深化农村工业革命带头优质农业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和新动能加速,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农业方面,贵州省加快了农业,规模和工业化的集约化,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开展工业革命,振兴农村经济,大幅度减少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精细水果和生态。水产养殖等高效,特色的产业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贵州的现代工业始于“三线建设”时期,但基础薄弱,基础薄弱,主要依靠煤炭,卷烟等行业。 2010年,贵州省启动“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坚持走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新道路,坚持高端,绿色,集约化,大力实施“千企改革”和“千家企业简介“。 “两千个项目”,培育和扩大100亿规模的工业产业,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8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0.6%,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
在传统产业加速向中高端发展的同时,贵州借机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百企一体化”和“百强企业”。 - 企业领导“行动,加速数字化工业化。工业数字化。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共有9,551家大型数据相关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作为推动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实施“数字经济”硬仗,推动实体经济大数据的强大引擎。这是一片翅膀,大量的传统。企业有“蝴蝶变化”。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韩少波介绍,去年全省共建成102个综合基准项目和1,050个融合示范项目,共有1,625家融合企业。
随着新旧动能的有序转变,贵州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继续跃升至新的水平。统计显示,1949年贵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23亿元,2018年达到14806.45亿元,增长了2377倍;从2012年到2018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增长率连续8年位居全国。 Top 3.(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记者吴炳泽王新伟)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