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国歌首版样片入藏国博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6 18:10:31

第一版国歌进入了西藏。

本报记者刘伟

戴着黑框眼镜的王士林用手摇晃留声机,播放195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旧唱片转过来,国家博物馆白玉厅里响起了热情洋溢的音乐。昨天,包括第一版国歌在内的33首老唱片进入了西藏。

“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从小就喜欢音乐。近年来,我一直在收集黑胶唱片。随着收藏的深入,我觉得有责任。”王士林说:“我收藏了大约2万张唱片。在捐赠给国宝的33张旧专辑中,这是我送给祖国的礼物。”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全国政协全体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国家资本和年度计划”审查委员会。马旭伦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时代表国歌。然而,关于是否修改歌词的问题,代表们表达了他们的意见,最后由毛泽东决定歌词不会改变。 9月27日下午3点,在怀仁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获得通过,在正式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前,使用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1982年1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国歌。

在捐赠的专辑中,有12首国歌纪录。其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第一版,编号为38254,是最珍贵的,也是王士林最喜爱的收藏品。他说,“我已经收集黑胶唱片大约10年了,最多我有40,000张唱片。这些年来已经逐步精简,目前的收藏大约是2万。每一个都经过精心挑选。捐赠给博物馆的是因为唱片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化,捐赠给博物馆将起到更好的作用。“

11《歌唱祖国》记录也进入了西藏。专家介绍说,1950年9月12日,音乐家王皓赴北京出差。当他看到团队庆祝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日排练时,他深深感受到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英勇努力。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王的长久情绪被点燃,强烈的创作欲望让他拿起笔,迅速写在他随身携带的烟盒背面。午夜时分,他回到天津的家中,醒来了即将分娩的妻子,并一起完成了整首歌。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今年的国庆节,除了唱国歌外,《歌唱祖国》也是全国人民普遍唱的基本歌曲。从那以后,《歌唱祖国》成为重大事件的仪式歌曲,被称为“第二首民族歌曲”。

郭博说,作为代表国家收藏,保管,研究,展示和诠释的最高机构,它可以充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性文化证据。博物馆致力于描绘时代的精神地图。 33张黑胶唱片和出版时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博物馆收藏录音的不足,丰富了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未来,国博将进一步扩大收藏范围,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的收藏。

相关新闻

在开幕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于周五揭幕

本报(记者刘伟)本周五下午,将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开设“东方收藏经典艺术展”。 13件经典艺术品将展示中国革命火花的不朽史诗。

国博介绍说,这是一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展览。 70多年来,广大艺术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作了一批经典艺术作品,其中很多反映了党的作品。寻求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人民的领导。伟大的成就。《过雪山》《狼牙山五壮士》《转战陕北》《北平解放》《百万雄师下江南》《开国大典》等经典作品将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此次展览还与新中国收藏的24件文物展览合作,包括在开幕式上悬挂在天安门上的灯笼,第一个五星红旗,使用的礼炮,麦克风,国歌纪录,中央人民政府的木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