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2日电(记者张玉环)8月2日,中国市场监督圆桌会议首届技术贸易措施研究与服务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业内专家探讨如何利用技术贸易措施促进新形势下的产业转型和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产业与企业发展,并建立标准互联互通的纽带。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理解,并将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理解仅作为障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振华表示,如果将其引入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应深入分析其背后隐藏的产业体系,产业政策,创新和管理要求,为中国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陈自力分享了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产业升级的案例。 “欧盟宣布纺织生态标签法规后,浙江省毛纺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吸收有机卤化物的排放已成为制约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该公司开发了一种不产生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废水。国家一级污水排放标准的后组织复合酶不仅解决了浙江毛纺行业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促进了毛纺行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市场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磊承认,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和服务机制仍然不足。 “分布式资源,微观层面和数据孤岛等反映出我们缺乏强大的国家级力量来协调和促进相关研究,而行业组织也缺乏。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制度,提高技术性。关于贸易措施和促进国际标准化进程的政策研究。“
在此机会下,由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和黑龙江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市场管理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技术贸易措施研究与服务联盟(TBT研究联盟)的发展正式成立。联盟创建的“技术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将充分整合各联盟单位的优势资源,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和市场准入服务。走向全球“。
“过去的做法表明,谁能有效地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可以减少出口贸易的损失。”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说:“技术服务措施公共服务平台的诞生将有助于更多的中国公司了解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掌握世界贸易规则,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新旧动能,实现前瞻性和积极的防控。“(完)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