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新疆考古学者在东天山发掘距今3000年前大型聚落遗址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04 09:46:28

乌鲁木齐,8月2日(张建刚)经过三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学家首先在新疆江湖边缘发现了青铜时代晚期3000多年的人类聚居地。今年7月底,该网站的主要部分已经呈现。

103206860.jpg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青铜时代晚期发现了新疆河流和湖泊边缘3000年的人类定居点。张建刚照片

海子岩遗址位于巴里坤县海子岩村,距离巴里坤湖仅1公里。 2017年6月初,考古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挖掘。据发现,青铜时代晚期3000多年的人类遗物是天山北部考古发掘中最大的石结构房屋。

103206870.jpg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青铜时代晚期发现了新疆河流和湖泊边缘3000年的人类定居点。张建刚照片

该网站位于Balikun湖南岸。在挖掘之前,这是一个平面封闭的土墩。它在表面上方1-2米处。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经确认是一个大型的遗址。南北的稻米宽25米,周围是大砾石,建成坚固的石墙和护坡。由小鹅卵石制成的内部石墙隔开了几个相互连接的房间。

103206880.jpg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青铜时代晚期发现了新疆河流和湖泊边缘3000年的人类定居点。张建刚照片

在过去的三年里,考古专家发现了石头包围的石头,灰坑和柱子的痕迹,以及大型陶器容器,石磨盘,石棒,骨头和其他遗物的存放,以及大量的骨头牛,马和羊。剩余块。

103206890.jpg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青铜时代晚期发现了新疆河流和湖泊边缘3000年的人类定居点。张建刚的照片103206900.jpg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青铜时代晚期发现了新疆河流和湖泊边缘3000年的人类定居点。张建刚照片

海子岩遗址是天山东部河流和湖泊附近最着名的大型遗址之一。对该遗址的进一步研究是为了改善东天山地区的考古框架,并恢复该地区的青铜时代。社会条件和定居模式为生产技术,物质交流和交流以及该地区农牧民迁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103206910.jpg考古学家第一次在青铜时代晚期发现了新疆河流和湖泊边缘3000年的人类定居点。张建刚照片

此外,东天山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它是中国古代游牧文化和草原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中心之一。它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作用和融合的重要领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