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第三方软件付费抢票业务:是套路还是服务?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13 10:29:24

第三方软件的付费购票方式、竞价式加速包、诱导消费模式、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等仍旧饱受争议。专家表示,第三方软件存在多重风险,有待规制和治理。

又到一年春运时,“你买到票了吗”成为自带流量的热门话题。不少第三方软件瞄准商机,推出了付费抢票业务。

有观点认为,抢票业务迎合了旅客需要,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反对声音则提出,此举诱导消费,某种程度上是变相“贩卖”焦虑。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第三方软件的付费购票方式、竞价式加速包、诱导消费模式、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等仍旧饱受争议。专家表示,第三方软件存在多重风险,有待规制和治理。

为多一种可能买单

“过年前几天,这几趟车票基本‘秒光’,我用了好几个抢票软件同时刷也没抢到。”在北京工作的李晶说,受家中老人委托,她需要购买两张1月20日或21日从北京开往赣州的火车票,但暂未买到。

与李晶相似,很多人还在“刷”票。尽管铁路营业里程在扩大、运力在增加、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但每到春运,热门线路的火车票仍然“一票难求”。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不少企业推出了抢票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的抢票软件有数十家,但所有软件均称不能100%保证购买到车票。

“抢票软件唯快不破。”有业内人士透露,软件用程序代替人工,一旦检测到余票就会迅速锁定。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