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湖南南县:做强“一村一品” 走向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01 14:50:11

本网12月31日讯 “搭帮候支书,让我们在合作社务工,还对我们格外照顾,不然,光靠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脱贫。”家住湖南益阳南县中鱼口村的贫困户郭舜球身患残疾,丈夫过世多年,独自抚养女儿,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今年,通过在村里的合作社务工,成功脱了贫。近年来,中鱼口镇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各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做强“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2019年开年,一个以村集体牵头组织的村级蔬菜合作社在中鱼口村成立,流转本村集中的112亩半抛荒地,种起了优质辣椒、苦瓜、豆角。村支部书记候习川将邻县摸索出来鲜菜批销和初加工卜辣椒卜豆角相结合的种植营销模式“搬”回了中鱼口村。蔬菜采摘旺季,外设窗口批销,内靠村民加工晒腌,今年11月底,基地所有蔬菜及初加工产品全部销售一空,剔除土地流转、人工工资等费用,村集体纯收入17万元。村里的贫困户、残疾人到合作社务工,每天150元的工资当天结算,其他务工人员按100元每天的工资结算。一年下来,20多户贫困户仅在基地务工,工资收入就有26万余元,其中8户成功脱贫。

南仙村从2008年开始发展稻虾产业,规模不大且分散,今年在村支两委的鼓励与帮助下,村民自筹资金200万元,在原有的“稻虾共生”基地基础上,建成了5000亩高标准建设稻虾产业基地。“稻虾产业发展前景这么好,我们要抓住机会,鼓励村民一起发展,共同致富。近几年村里水稻种养大户逐年上升,大家的养殖技术越来越高,我们村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呀。”村支部书记颜正辉如是说。目前,该村稻虾种养面积达到8000余亩,发展稻虾合作社两家,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15户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此之外,中富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指导,打造集稻虾蟹综合种养、水果采摘、有机蔬菜种植,休闲娱乐一体的美丽新乡村;菱角湖村的保红藕、虾、鱼种养合作社更是将产品远销至东南亚。今年,中鱼口镇稻虾种养面积发展到4.1万亩,全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71家,家庭农场44个。探索发展稻虾蟹、藕尖+小龙虾、菜藕+虾、深水虾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振兴的好路子。 (李德辉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