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晋江精耕乡愁文化 全力打造《老闽南》品牌栏目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22 16:48:31

本网12月20日讯 今年以来,晋江市广播电视台精耕“乡愁文化”品牌,繁荣城市文明文化,努力把《老闽南》方言文化栏目打造成一档接地气、有情怀的招牌栏目,着力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的节目精品,制作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展示晋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良好城市形象。

一、扎根本土文化,沟通原乡情怀。于今年4月,对《老闽南》大型外景文化方言栏目进行新一轮改版提升,精耕内容压缩期数和节目时长,调整为每期时长15分钟,每周两期(周二周五80:25分首播);增设普通话版节目,以适合对外交流和创优选题。以传播闽南文化,闽南方言为定位,以“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为制作方向,全方位、深层次挖掘老闽南文化,寓文于乐、雅俗共赏。同时,对接市委、市政府规划实施的“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古建筑保护计划,把“记住乡愁”融入其中,大力传播晋江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陆续策划“最美村落”、“寻找古早味”、“闽南老手艺”等系列节目,在最美村落里,找寻古村落的文化印记,民风民俗、名人古迹、姓氏文化、华侨记忆等等;在闽南老手艺里记录濒临消逝的民间手工艺,老艺人的现状,全程记录展示非遗项目。通过一个个系列策划,不断深挖晋江这座城市的乡愁文化特色。泉州市文广新局和广播影视协会专门召开文化类电视栏目创优研讨暨晋江台《老闽南》栏目经验交流活动现场会,向泉州各兄弟县市台推广优秀经验。

二、讲好节日故事,丰富传播方式。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寻求突破,深化“我们的节日”公益传播,精心策划,倾力推出春节、端午、中秋等七个传统节日公益系列宣传,着力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上下功夫,在生动形象、以小见大上下功夫,努力更加真实、更加鲜活地讲好闽南文化故事,让天下晋江人重拾“乡愁”的温暖回忆,重温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美好。同时重视结合新媒体元素共同打造。除在传统媒体的播出外,注重使用现代年轻人接受的网络语言,善于运用“微形式”的互联网传播手段,如微信、微博平台传播,微广播剧、微电影传播等。如策划制作“乡愁”微电影《灯满月圆闹元宵》、《祭祖》,以微电影风格在晋江电视台微信端、腾讯视频网络同步播出,腾讯视频单片点击率持续突破20万人次。精心制作的宫庙系列《龙山寺》、《南天禅寺》,寻找古早味系列的《一砖一木总关情》等节目点击量都达到了15万+,不少节目还入选腾讯精品视频库,在门户网站推广。该栏目的诸多节目近年来频获福建省广播电视艺术奖一、二等奖,福建省新闻奖三等奖等重要奖项。

三、开拓对外传播,迈开步伐“走出去”。抓住晋江在海丝文化传播和“一带一路”合作交流上独特的经济、地理、人文优势,持续加强与东南亚地区和台湾媒体同行的业务交流和合作,探索制作适合对台对外传播需要、适合海内外民众接受方式与习惯的宣传作品,力求做到“晋江故事、国际表达”。今年6月,精心创作的《指掌春秋》、《因海而生番客婶》等7部专题节目,通过央视长城精品频道甄选,实现在美国、澳洲、加拿大、印度、柬埔寨等国落地播出;10月,《李焕之:七个音符 一部人生》、《一个村 一座祠》、《柯贤溪:一生一台戏》等8部优秀专题节目,通过中央外宣办下属的中国黄河电视台甄选,在美国落地播出,并作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