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以考古促文旅 江苏省考古学会2019年会召开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7 09:17:48

本网12月6日讯  2019年12月6日至7日,由江苏省考古学会、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江苏省考古学会2019年年会”在徐州召开。来自南京博物院及各市博物馆、考古机构、高校院所的14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

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徐州博物馆原馆长李银德主持,江苏省考古学会秘书长、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周润垦、江苏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陈朋光、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分别致辞。会议特邀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作了《考古发掘与遗产保护》的主旨报告。在两天的会议中,42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江苏地域文明的考古新发现及成果、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及其他考古相关的问题等多角度作了学术发言。学术会议部分结束以后,召开了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拥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桑梓故里,是西汉楚国、东汉彭城国的重要封地,两汉400年间为徐州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汉文化遗存。多年来,徐州汉代墓葬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经统计,共发掘汉代诸侯王陵墓、列侯和刘氏宗室墓、官吏豪室墓及各类中小型平民墓葬近3000座,其中两汉诸侯王陵墓共发现9处21座,成为“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核心支撑。



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在致辞中说,考古是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探究地域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涵养城市品格的重要抓手。徐州的考古工作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工作以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文物工作队的工作为主;后一阶段工作主要由南京博物院和徐州博物馆主持,特别是21世纪以来,徐州地区考古工作全面迈入正轨,并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徐州地区的地域文明更加清晰,新石器时代考古、汉代考古、明代城市考古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二是徐州文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徐州博物馆获得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设立有专门的文保科技中心;三是汉文化景区、龟山汉墓、茅村汉墓、白集汉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一批文物保护机构、遗址博物馆在考古工作的基础上相继设立。

据悉,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徐州现有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34处、市保单位264处。近年来,徐州市在回龙窝历史街区规划建设徐州城墙博物馆;在市中心古彭广场中心商圈规划建设徐州地下城博物馆;持续关注和高度重视土山汉墓二号墓考古发掘工作,并将其作为城建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建设土山汉墓遗址博物馆,为推动徐州考古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