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藏书的地方不一定是图书馆、书店,也可能是酒店。“酒店闻书香”的画面,正成为北京等多个城市的最新景致。
伴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出游体验的追求,书香酒店遍地开花,成为市民和游客都爱的网红“打卡”胜地。看似混搭的书店酒店跨界融合,已然是一门“好生意”,也为传统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最新方式。
酒店图书馆辐射周边社区
5日下午,在金融街亚朵S吴酒店办理入住的白领高博惊喜地发现,酒店入口左手旁有一个“竹居”阅读空间,人气儿还挺旺。
走进“竹居”,一位准备退房的住客把行李箱放在脚边,坐在桌前边读书边等待;阶梯座位上,小孩子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儿童读物,家长手里攥的是一本厚重的心理学著作。
“扫码就能借阅,不收押金也没有费用,您在全国任何一家亚朵酒店都可归还。”见他有疑问,正在上新书的店长王义之提示,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书,还可以原价买走。扫码借阅后,高博心满意足地把一本小说带回了房间。他注意到,床头书架上也摆上了两本书。
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书香酒店,亚朵是重要代表,设立的流动图书馆“竹居”覆盖了所有400余家亚朵酒店,北京共有18家。每间“竹居”藏书都在1000册到3000册不等,书的选择都由专门的选书团队完成,金融街亚朵S吴酒店藏书就有1000多册。
酒店内提供书籍,选择标准有什么特别之处?“竹居”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选书时会更多推荐适合商旅客群的轻阅读书籍,“竹居”还配置了儿童绘本,为家庭亲子用户提供特色阅读书籍。
“我们办的读者见面会、图书签售会活动还吸引了胡同居民参加,周末时不少居民会带着孩子来看书。”王义之说,暑期是“竹居”的客流旺季,最多时一天客流达到300多人次;冬季时,多数住客和居民会把书借走阅读,不过周末时来“竹居”的人们也会遇到座无虚席的情况。
客户黏性强个性消费打动书迷
为何书店偏爱把酒店作为跑马圈地的新领域?书店对于酒店来说是一门“好生意”吗?
“‘竹居’为酒店客人提供了增值服务,也能让周围社区居民对品牌有更深刻的印象。”王义之认为,酒店利用图书增强客户黏性,新用户可能因为图书因素选择预订亚朵酒店,为了借还图书,老用户再次下单的概率也会增加。
在“竹居”工作人员看来,相比景区等公共场所,酒店私密性的空间更适合读者安心阅读,作为各类聚会、沙龙分享会的场所有天然优势,更适合开展餐饮、咖啡、零售等有偿服务。
出版业内人士分析,书店和酒店合作可各取所需:酒店可以借助书店吸引人流反哺自身,会降低租金以及对书店店面装修提供支持,一定程度上减轻书店的经营负担。
到酒店住宿,顺手借本书做睡前读物,这样的生活方式备受年轻人推崇,酒店纷纷做起了图书生意。杭州图书馆第18家主题分馆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