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南京担当”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5 11:26:33

12月1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继粤港澳大湾区之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也铺展开来。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作为江苏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始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决执行者。

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南京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作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努力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南京担当、展现南京作为、贡献南京力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在赴上海考察学习,以及专题研究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时多次强调,全力助推长三角科创圈、宁杭生态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强化“一盘棋”意识,突出“高质量”要求,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功能区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

2018年底,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也明确提出,南京要打造成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走在前列。

五大方面32项重点任务 “南京分量”十足

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

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达效率;

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

仔细梳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由南京承担的重点任务清单共有五大方面32项,涉及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等。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蒯旭光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个省份27个中心区城市,地区总人口多达2.25亿。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赋予南京如此重要的使命,既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历史担当,也为南京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南京谋划”迅速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南京一直高度重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上来,高位谋划、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2018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再谋划、再深化,并原则同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