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伍江:发展地方经济与文化传承要保持可持续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2 09:11:16

本网12月1日讯 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和周庄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在古镇周庄举办。本届论坛以“古镇新空间”为主题,以当下精致古镇建设和“夜经济”大发展为契机,探讨古镇人居、产业、文化、生活等新空间与旅游体验的创新融合。



上海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在致辞中表示,周庄要发展地方经济,不仅仅要做得更强、更大,而且要更有意义、更加可持续。要让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以及生态长期地持续下去,并且持续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



伍江说,1986年他和阮仪三先生一起带领学生来周庄, 30多年来,周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周庄,不仅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中成为全国典范,而且开创了把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探索,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伍江指出,当前古村古镇的保护工作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在观念上,这个挑战表现在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到底是把它看成是出土文物还是现在还活着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存空间。许多人认为,这些古镇古城历史太悠久了,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有的物质都有寿命,一定会有死亡的一天,但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寿命之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要想办法把它当成是人类生活空间来看待,而不是出土文物,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文物一定是活的。



在经济上,要让古村古镇的价值发挥出来,就要有经济的支撑。十几年前,我们在争论到底要不要发展周庄,那时候,来周庄要花12个小时;现在,全世界、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这里,很快就可到达。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支撑了我们的保护,没有成功的旅游开发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保护,但这个事情不能本末倒置,对于中国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来说,能不能通过旅游获得的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周庄的保护,仍然是一个话题。周庄地方的经济发展,不仅要更强、更大,更重要的是要可持续。



在环境问题上,周庄发展更需要“绿山青山”。如果可以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让环境更好,这才能够真正实现“绿山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伍江期待,中国名镇(周庄)论坛成为彼此交换思想的重要平台,并希望这个平台越做越大,让全世界更多的、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话题的人聚集在这里,让周庄不仅成为向旅游者展示历史文化名镇的窗口,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平台。

(伍策 月格格 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