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10月9日讯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统计,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1498.85万人次,同比增长24.75%,实现旅游收入117.79亿元,同比增长19.9%,完美实现了全区国庆假日旅游产品供给充足、市场秩序良好、旅游人数和效益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
根据监测和统计分析,今年国庆黄金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六大特点:
文旅特色鲜明,黄金周旅游大幅增长
国庆期间,全区各地围绕节日特点、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尤其是阿拉善越野e族英雄会,已成为全区十一黄金周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参与,提高了内蒙古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通辽市库伦银沙湾举办的首届中国梦想机车盛会,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赤峰市等重要旅游目的地均举办秋季采摘、金秋摄影、草原音乐等文化旅游活动,极大地拉动了国庆假日旅游市场快速增长,也将全区独有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内涵传递给了广大游客。
服务水平提升,重点旅游景区拉动假日旅游
黄金周期间,重点监控的28家旅游景区接待总人数达到171万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总数的11.5%;旅游营业收入到达40255万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近5%。日均接待量5000人次左右的景区达12家,日均旅游收入50万元以上的景区10家,包括:阿拉善盟越野E族英雄会、阿拉善盟胡杨林旅游区、呼和浩特大召文化旅游区、包头市北方兵器城、五当召、兴安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辽市库伦银沙湾、赤峰市玉龙沙湖旅游区、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旅游区、鄂尔多斯动物园、乌兰察布市林胡古塞旅游区、苏木山旅游区、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随着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承载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重点景区对假日旅游的拉动越来越显著。
红色旅游突出,带动旅游文化新内涵
“十一”国庆黄金周,正值祖国70周年生日,全区21个红色旅游景区,相继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历史,警钟长鸣”,“我和我的祖国”,“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为主题的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活动,突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将革命精神融入到节庆旅游活动中,增强了全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公共服务优化,自助游与区内旅游市场相对火爆
“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随着高速路免费通行政策的继续实施,以家庭集体出游和中短途旅游为主的自驾群体呈现增长,通过自由行方式来全区旅游的旅游者占比达74.18%,其中,自助游旅游者占比41.12%,自驾游旅游者占比33.06%,自由行游客中以25-44岁之间的游客占比较高,占比36.82%。国庆期间区内游客占比53.19%,带动了乡村民宿、农牧家乐的客流增长,以乡村体验、秋收采摘、品味农家菜、观光垂钓、进农家(牧户)体验等活动为主的乡村旅游呈现增长态势。
秋季旅游期望高,针对性旅游产品显实效
全区各级文旅部门以秋季旅游,内蒙古味道为主题,以短途旅游为主要产品,实现全域联动,全面创新,丰富假日旅游产品供给,结合各地自身情况,充分挖掘各地区旅游消费潜力,丰富旅游假日产品。推出区内特色旅游线路品牌,重点加大了乡村旅游开发和宣传推介,并且在盟市与盟市之间,与毗邻省市之间开展精准性、针对性宣传。阿拉善推出“越野e族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