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贵州荔波:藏在深山的扶贫棒 撬动脱贫致富梦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30 17:03:25

本网7月30日讯 幽幽深山中,云雾缭绕,汽车沿着山腰盘旋,穿梭在雾里,恍如西藏高原,这便是荔波县茂兰镇罗家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食用菌、蜜蜂、生态鸡等10个产业项目,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个,引进“东西协作”扶贫车间项目1个。截止目前,全村共脱贫82户33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6.14%下降至2018年的6.1%,至今还有13户40人未脱贫。

村里通了致富路

“在没有通村公路之前,从村委走到镇上要3个多小时,村里群众到镇上赶集都变成了一件困难事。现在,村里不仅有了组组通公路,还建成了产业园。第一批菌棒刚生产出2万多,还有3万多棒正在加班生产,就在前天和昨天还有两个隔壁乡镇的客户打电话来说需要购买菌棒,打算过两天来谈,如果谈成的话,这些可能还不够”,茂兰镇罗家村党支部书记任宗海捧着菌棒说。

据悉,罗家村产业园刚进入投产阶段,2019年计划生产销售15万棒菌棒,按每棒3.8元算,年底收入可达57万元。但因菌棒销售市场目前仅在县内的几个乡镇打开,村里乡亲们的脱贫致富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党群共系脱贫梦

现如今,罗家村主要劳动力大多以外出务工和经商为主,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如何让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最牵挂的事。

“工资80块一天,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这活路轻巧,手上活,我们妇女呢一天做下来也不觉得怎么累,离家也近,我在这里都做两个月了,如果菌厂能长期有活路做,你们就不要担心脱贫咯!”罗家村贫困户韦继云笑着说。

据罗家村产业园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把食用菌作为该村“一村一品”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一批长期居住在村里难以就业增收的群众。截止目前,直接带动村里群众就业36人,其中长期性就业贫困户9人。

小小菌棒金杠杆

在大力实施产业杠杆撬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情况下,2016年,该村成立了鹰嘴山生态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不到两年,该村又建成了罗家村产业示范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积极培植食用菌菌棒,通过与本县技术团队合作,由其负责生产技术指导,村里负责材料、场地及劳务。目前,该村正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模式带动43户189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年底将把食用菌分红项目由目前覆盖的22户77人扩大到50户225人,直接或间接促进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不抛不弃脱贫梦

胡志雄,不仅是罗家村致富带富人,还是村里种菌“第一人”,他说:“为了找钱养家,从2014年起,我自己买书学习食用菌培植技术,也到处请教技术专家,失败过很多次,在2016年才开始有收获,我们这里培植食用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保持好湿度就可以了,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便于管理,是在家群众增收的好产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茂兰镇罗家村贫困户潘玉芝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2014年,因在村里缺少经济收入来源,过着拮据生活的潘玉芝家被评为了贫困户,为了养家糊口,供养小孩读书,她使劲的种田、养猪、养鸡、种菜,想尽一切可以挣钱的机会,苦与累她不在乎,但是微薄的收入却让她心慌得不知所措。2018年,罗家村产业园开工建设,菌厂急招工人,勤奋的潘玉芝自然不会轻易错过这次“找钱”的机会,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年底退出了贫困户,她说:“虽然我没读过书,但我知道做人要勤快家里才有东西,你看,我一个不认识字的,通过学做了一段时间,现在都变成技术骨干了呢!”

(龙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