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散落在绍兴乡间的名人故居 该怎样激活"你"底蕴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26 14:36:57

从何氏宗祠的院中芭蕉,到范寿康故居庭前的百年紫薇;从春晖中学小杨柳屋轩窗下的细密雨丝,到丰惠老城胡愈之故居外的清波涟漪……名人故居如一颗颗珍珠,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各地。

浙江名人多,名人故居也多。名人故居是历史人物生活的承载者,是社会风貌的记录者,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仅将目光集中到那些位于各地乡镇的数十处名人故居上。

近日,我们在上虞、诸暨等地走访许多乡镇时发现,当地的百姓都会自豪讲起,当地曾经出过怎样的名人,有什么故事,现在还留存有哪些印记?当这些分散的、知名度相对较低的故居,遇上乡镇整体有机更新时,其间的取舍往往就成了一大难点。

显然,在各方积极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保护并激活乡镇里的名人故居已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

故居处处 要激活也面临两难

穿过上虞春晖中学的老校舍,出北门,过桥,沿白马湖而行,记者不禁想起90年前“微风飘萧的春日”里,那位即将入职的青年教师朱自清。

当时,春晖中学名士云集,一度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光阴逝去,昔日的煤屑小路已是平整的柏油路,弘一大师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