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贵州福泉:文化墙内有名堂 寓教于美“活课堂”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22 15:44:22

本网7月22日讯 “这个是‘爷爷’,对‘爷爷’要尊敬知道了吗?这个是‘爸爸’,‘爸爸’在给‘爷爷’洗脚,在家要爱‘爷爷’‘爸爸’和‘妈妈’,要像孔融一样和哥哥弟弟和睦相处......”

曾经,提起“背街小巷”这个“脏、乱、差”的代名词,你脑海里面想到的,也许是随处可见的垃圾和贴满墙的野广告。但是,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文明新风席卷整个福泉后,福泉市金山街道的各背街小巷早已是旧貌换了新颜,“仁、义、礼、智、信”“中国梦 飞九天”“富强、民主、和谐......”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面面极具特色、图文并茂的墙绘,成为了传递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的“活课堂”,倍受市民的喜爱。



市民黄透萍告诉记者:“职工幼儿园门口这条小巷子的环境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主要是街道两边的墙面都画满了生动形象的宣传画,很漂亮。这条路主要是幼儿园的孩子们走的路,这些画能让小孩子在路过的时候学习到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设计非常地好。”

走在通往烟科院职工宿舍小区的巷道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等一幅幅色彩艳丽、格调清新的“文化墙”,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每一面文化墙上都蕴含着“文明”之美,向路过的市民们讲述着一个个道理。



家住烟科院宿舍的80多岁的李奶奶告诉记者:“巷子这些文化墙都设计得很好,小区也因此更漂亮了,路面也弄得很规整,走在哪都能学到、看到知识,对市民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小街巷,大民生。为改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生产生活陋习,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福泉市利用背街小巷墙面,以图文并茂的方法,生动的将传统道德、廉政文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寓教于墙,让一面面死墙变成“活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让市民从“墙”上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使得市民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文明素养,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增光添彩!



金山办事处副主任姚显明告诉记者:“在金山城区,我们通过在市民经常经过的背街小巷墙面上植入文化,让市民经常看到,耳濡目染,逐渐达到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市民素质提升了,环境就会越来越美。”

下一步,金山街道将对剩余的背街小巷和现打造的背街小巷再进行基础设施完善,对道路进行修补,增设果皮箱,安装一些路灯方便行人夜晚通行,对空中“蜘蛛网”进行规范和整治,并结合背街小巷的实际情况,按照区域,植入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让文明知识家喻户晓,全民参与文明创建,全民提升文明素质。

(晏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