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颁布,推出13项措施“点亮夜京城”。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点亮夜间消费场景、推出 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提倡商业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开展晚间促销活动……一系列细致举措,为北京发展夜间经济给出了明确指引。
早在去年年末北京市市委全会期间,北京市领导就首次提出了“培育‘夜间经济’、形成消费引领服务业发展新动能”的思路。在这次全会上,夜间经济是作为和“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等并列的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模式而提出来的,这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时隔不到一个月的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陈吉宁市长在作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北京今年将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北京市商务局昨天发布的13项举措,兑现了市政府在今年两会承诺的同时,也无疑为夜间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北京市商务局本次推出的13项具体措施,让各级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这13项举措涉及发展夜间经济的消费内容、配套措施、保障机制等多种内容,可谓又全又细。包括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 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推出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培育16区特色精品夜市;鼓励夜间延时经营,提倡商业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开展晚间促销活动;编制《北京夜间消费指南》;建立夜间经济风险防控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夜间经济关键还要因地制宜,因此,《措施》给了各区更多的自主权:培育16区特色精品夜市方面将实施一区一策,开展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丰富夜间消费内容。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