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明月峡上最后的船工:渡船30载 喜迎新生活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01 15:56:19

本网7月1日讯 从陕西到四川,嘉陵江磅礴的水势冲破山脉阻隔,劈开了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路,明月峡便是这条水路形成的峡谷之一。70年前,这里水运的通达,江船经年不绝。

“我们常家世代就住在明月峡以南,祖祖辈辈以‘推峡船’为职业。”今年70岁的常文清说,随着朝天区路陆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江船逐步消失,船工们改做了别的营生。而从小跟着他闯荡江滩的儿子常万聪选择留在景区驾驶观光船,成了明月峡上最后的船工。

就在这条宽度仅100余米,集“先秦栈道、古驿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古今六道于一处的峡谷间,常万聪见证了朝天建区3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忆往昔|走南闯北 离不开的推峡船

朝天区地处秦岭南麓、川陕结合部,地势东高西低,自然落差大。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河流呈“非”字形注入嘉陵江,嘉陵江在区境内流程达52公里,江河两岸山高谷深,道路艰险难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乘船是两岸村民往来最便捷的选择。当时农村挣钱的营生多,推峡船这一行最风光,船工们走南闯北见识广、家庭富足。”常万聪说,他2岁就被父亲抱上船,15岁开始执篙摇橹,20岁独自掌舵行船,嘉陵江上谷深峡险、水急滩多,行船十分危险,但他从未出过一次事故。

乘船漫游在明月峡上,两岸风光一览无余。石岸高峭,草木繁茂,古栈道凌空延展,108国道奔腾飞动,隔岸的宝成铁路穿山而过……古老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汇聚于此,完美交融,动人心弦。



若把时间的坐标拉长,我们将会看到不一样的明月峡: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遇明月峡绝壁,使用船只运送修路材料,最后用开山机凿出一段凹槽式道路,形成“老虎嘴”景观;1952年宝成铁路动工修建,朝天段山高崖险,建筑所需的水泥、条石、河沙全靠周边的船工拉运;1981年朝天暴发特大洪灾,大水过后,崖壁上栈道孔眼显露出来,被撑船经过常文清发现并报告给文化局,经过朝天区多次修缮,让距今2300多年历史的先秦古栈道重现辉煌。

2009年,朝天区大巴口大桥建成,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明月峡东岸羊木镇、朝天镇部分村组群众摆渡过江的历史,“推峡船”遂成昨日记忆。

从嘉陵水路到G5京昆高速、兰渝铁路、西成高铁等多条交通线路,从过去单一的渡峡船到如今汽车、火车、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自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朝天区以来,30年间,朝天儿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铺就山乡坦途,全区公路总里程达3731公里、大小桥梁152余座。今日的朝天,发展步履铿锵,交通设施不断升级完善,群众出行日益便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看今朝|渡船30载 “老船长”喜迎新生活

常万聪将他驾驶的观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