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中储粮辽分走进政府机关 讲述大国粮仓使命担当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01 15:56:06

本网7月1日讯 日前,应辽宁省商务厅邀请,中储粮辽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跃放走进辽宁省商务厅,作了题为“守天下粮仓,做天地粮人”的专题讲座。辽宁省商务厅系统干部以视频方式收听收看了讲座。

25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了一个世纪之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讲座中,吴跃放以此入题,从国际国内政权更迭历史视域阐述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分别讲述了我国粮食事业的悠久历史、建国以来发生的沧桑巨变、粮食安全存在的风险挑战以及新时代中储粮的担当使命。

忆粮史 铸粮安 粮食安全关于国运

吴跃放以管仲三策振兴齐国、1942年河南大饥荒、委内瑞拉现状为例,沿着历史的脉络,讲述了粮食安全与国家稳固的密切关系。

他提到,无论是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粮食供给问题始终关乎国运兴衰。在中国古代,饥荒往往是政权更迭的主要原因,谁处理好粮食问题,谁就将走向繁荣强大。所以我国历朝历代对粮食生产、粮食储备都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先进的粮食调控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期,我国就建立起了调控市场的常平仓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我国不断推进粮食安全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领域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国内粮食产量连年攀升,粮食流通市场化体制基本形成,粮食发展活力全面激发,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用“中国养活中国”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时代之问。

知粮情 守粮心 天地粮人“安不忘忧”

吴跃放讲到,在看到中国粮食安全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更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忧,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挑战,特别是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耕地供应、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对于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

他详细讲述了中储粮组建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

吴跃放说,中储粮成立19年来,始终秉承“坚守两个确保”的初心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深度融入中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已逐步发展成国内最大农产品储备企业集团,储备品种涵盖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谷物品种、油脂油料和棉花,成为名副其实的粮食安全“压舱石”、服务调控“主力军”、调节市场“稳定器”。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树立起深厚的粮食情怀,心系粮食安全,珍惜粮食资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演讲的最后,吴跃放总结道。

(白云 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