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形成、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物态形式的实物,比如建筑物、陶瓷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习惯、传统、信仰等精神层面的遗存,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非遗”。
实物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区分为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城。
可移动文物,就是我们在博物馆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陶瓷器、书画、青铜器、玉石器、竹木雕刻、金银器等。当然,能称得上“文物”二字的,必须是具有一定的年份和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重庆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无论是文物、古镇还是非遗,数量多、价值大。那么,在全重庆市,共有多少可移动文物呢?这个数字恐怕谁也无法确认,因为可移动文物不像不可移动文物那样必须附着于特定的地方,而是可以携带移动的。除了博物馆、文物研究机构、大学等单位收藏文物外,更有大量的私人收藏家,收藏着真真假假海量的“文物”。为了摸清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数量、状况,从2012年开始,国务院部署在全国进行了一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通过这次普查,我们获得了相对确切的数字。
重庆市共登录了可移动文物1482489件,收藏于165家国有单位中。这148万多件文物,是重庆人民共有的宝贝。这165家单位,主要是各博物馆、纪念馆、考古研究所、文物管理所,收藏了全部文物的55.64%,其他单位有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编写了《巴渝藏珍》系列图书,记录这次普查工作的成果,也便于读者了解重庆市国有单位收藏可移动文物的状况。
《巴渝藏珍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