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出”时代,在大学混文凭难了
近日,深圳大学通过给家长邮寄成绩单的方式“劝学”,而给混日子的大学生敲响警钟的不止有深大等高校。前不久,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按照要求,全国高校将严把毕业出口关,加强过程考核,取消“清考”制度,并对教师评价等进行调整。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意味着高校“严出”时代正快速到来,也意味着从教育部到高校,都在尽力医治本科教育的若干沉疴,以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习惯了被“规划”和管理,不少人没有培养起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后就进入放纵状态,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不少人就这样在大学浑浑噩噩度日,轻轻松松毕业,稀里糊涂走向社会。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是优秀人才的培养,本科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大学要合理“增负”,严把出口关。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将18名学分不达标的本科生转到专科。华南理工大学对582名学生作出学业预警,64名学生被学业预警及降级试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天天打游戏、谈恋爱,浑浑噩噩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大学教育不再“散养”,这一风向标的改变,意味着大学生将很难轻松混文凭。 要解决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的问题,还需要补上中国本科教育一直以来的短板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 2017-01-05 17:26:12
2017-03-15 15:38:44
2019-02-26 16:29:15
2015-05-21 13:12:54
2019-03-06 12:34:21
2019-02-28 10:5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