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引领大洋钻探国际合作不能单靠有钱、有船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9 08:36:35

引领大洋钻探国际合作不能单靠有钱、有船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想要引领国际合作,我们就必须在科学技术和运作能力上也达到国际水平。”8日,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在中国大洋钻探20年学术研讨会上建议,中国学术界应大规模开展未来大洋钻探科学问题的战略研讨。“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在国际学术界有自己的特色、学派和题目。”汪品先强调。

大洋钻探,是迄今为止深海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研究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项目。到现在为止,该计划在全球各大洋已钻井3700余口,取得岩芯40多万米,开辟了探索地球深部的途径,也推动了地球科学的革命性进步。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也就是现在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研讨会现场,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回顾了这20年的历程。从1998年缴纳1/6成员费起步,到2013年成为每年缴纳300万美元的全额成员,再到近年来提供了三次大洋钻探航次的配套经费,我国在大洋钻探中的贡献度和国际地位大幅上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