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走向“相通共进”:中国进口贸易回望与前瞻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8 08:53:52

原标题:走向“相通共进”:中国进口贸易回望与前瞻

图1:2017年中国主要进口来源地进口规模占比

图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贸易规模变化 制图:陆晖

编者按

正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吸引了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除了商品展览、商务签约等常规项目外,还同期举办了“首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围绕“激发全球贸易新活力,共创开放共赢新格局”主题,讨论全球经贸发展关键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言,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如何充分认识进博会为中国与世界带来的发展机遇,顺应浩荡前行的历史大势,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本期智库版特邀智库专家深入分析、建言献策。

历史维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购买力大幅提升、进口贸易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经济成长之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也随之演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其中,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受到更多重视;而进入当前阶段,进口的重要性鲜明凸显。中国需求的强劲增长,反映着中国购买力的增长趋势,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不断扩展的巨大市场。

从经济数据变化看,1978年至今,我国不断以扩大进口规模、提高进口质量推进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国。中国货物贸易进口从1978年占世界比重的0.8%、排名第29位,上升至2017年的占比9.7%、排名第2位。同期,进口规模从1978年的109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18410亿美元,增长169倍。

从社会生活演变看,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渐走向理性消费、个性化消费和环境友好型消费,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追求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消费。在此进程中,服务贸易正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引擎。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