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曾莉
慢性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在成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按这个比例,我国的患者群体庞大。在这些患者当中,约有1%~2%的会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对健康的威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尤为关键。
而生活方式干预中,低盐、低蛋白和低嘌呤饮食的理念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具体到日常饮食,很多人仍然“蒙查查”,一不小心就陷入误区,不知不觉伤了肾。到底怎么吃才能尽量达到低盐、低蛋白、低嘌呤的目的,以减轻肾脏负担?听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的专家怎么说。
肾脏出问题 如何早发现?
“慢性肾脏病很多早期没有症状,但并不是绝对没有症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曾莉提醒,有些人夜里老睡不好觉、不停起夜小便,早上起来眼睑浮肿,觉得腰酸……这都可能是肾脏出问题的“信号”。除了这些,怎样才能早知道肾脏是否有问题?曾莉建议,每年体检时记得做以下三项检查:
1.验尿:慢性肾脏病早期,取小便做尿常规检查,如果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指标出现阳性或超出正常值,必须进一步查清原因。
2.验血:一般体检生化检验单上都有血肌酐这项检查,这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查出异常,提示肾功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
3.做肾脏B超:观察肾脏大小、肾皮质厚度、肾结构是否清晰等。比如,一般正常成人的肾脏长约10~12厘米,宽约5~6厘米,厚约3~4厘米,具体的大小因每个人身高体重不同会有一定波动。但如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比如B超发现成人的肾只有8厘米甚至更小,说明肾脏萎缩了,这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之一。
如果上述三个项目检查结果都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肾脏疾病。
肾不好 日常饮食守好这些底线
不过,临床上,慢性肾病确实是常见病、多发病。有据统计指出它在成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按这个比例,我国的患者群体庞大。在这些患者中,约有1%~2%的会发展到终末期,即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对健康的威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
“但只要干预及时,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让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进展得慢一点的。饮食干预就是一个重要环节。”曾莉说,在肾脏病患者的保健教育中,会特别强调低盐、低蛋白和低嘌呤饮食。但具体到日常饮食,很多人仍然“蒙查查”,很可能一不小心就陷入误区,不知不觉伤了肾。到底怎么吃才能尽量达到低盐、低蛋白、低嘌呤的目的,以减轻肾脏负担?她支招如下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