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离婚冷静期” 之我见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6 09:45:31

大概十年前,我开始介入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培训,是国内婚姻家庭咨询师课程题库出题专家之一(湖南),国内最早的婚姻家庭咨询师中,有不少人是我的学生。现在,他们之中,很多人都热心于这个事业,朝气蓬勃,方兴未艾。

大概二十年前,我发现周围的人面对离婚这件事,不再沉默,不再躲闪,不再凑合。有人开始寻求婚姻以外的巢穴,比如婚外情人,就成了当时个别人的情感替代品。

大概三十年前,改革开放时间不长,离婚还是件极为“奢侈”的事,没有哪个人敢随随便便提出离婚,不要说受不了别人的吐沫星子,自己也无法接受动辄离婚的念头。

在那个年代结婚的人,似乎从没想过婚姻会有动荡,会有解体,会有离婚。因为,国人一直以来秉承的观念都是从一而终,白头到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成了那个时代女孩的口头禅;甚至新婚夫妻如胶似漆时,还会说来生依然做夫妻。

过来人都知道,那个年代的人不仅仅是单纯,而是真实的想过日子,想一辈子在一起。

但是今天,婚姻的解体频率越来越高,结婚率却开始下降。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离婚自由真的会带来人生快乐和自由吗?

一、设立离婚冷静期是否有必要?

答:我认为有必要,非常有必要。大多数的离婚都是一地鸡毛的杂碎小事,或者是把婚姻想象成浪漫之旅而不切实际,或者是苦寻那个似曾相识的影子而郁郁寡欢,或者是最简单却最不易做到的沟通技巧频繁出错等等,都会成为离婚的充分理由。

我曾经在婚姻登记处看到过不少冲动型夫妻,几乎就是在情绪的端口上走进来。两人带着气呼呼的表情找来表格,恨不得立刻让对方人间蒸发。可是,很多人却在离婚后遇到了更多的压力和烦恼。

我的一位学生没离婚前,时常冒出离婚的念头,因为老公太不会说话,总是惹她生气,又从不主动哄她。久而久之,她烦透了这个男人,后悔自己当初瞎了眼。离婚那天,她兴高采烈地给我打电话:“老师,我终于解放了。”然而,这种欢喜劲儿还不到一年,她就后悔了。她先后谈了几个男友,感觉一个不如一个。然后,灰头灰脸地又来找我,倾诉她现在的烦恼:总是碰到渣男,怎么办?

不少人的离婚都是忍受不了当下,却极少考虑未来;更多的年轻人离婚,往往是控制不了情绪,只想尽快脱身。几年前,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数据,离婚人群中,有60%的男人后悔离婚,70%的女人后悔离婚。其实,问问周围那些离婚的男女,让他们酒后吐真言,肯定会有人说,还是前面那段感情更真实一些。

有些人过了离婚“痛快逃离期”,慢慢冷静下来,特别是不断碰壁之后,开始怀念从前的岁月。

为什么不复婚呢?

谁都要面子,不想成为主动开口的人。假如有一天终于想明白,满怀期待拨通了他的电话,却听到一个孩子在叫爸爸。对方安静地告诉你,他已经再婚。试想,那种落寞、酸楚、后悔,黯然伤神,或许只有自己一个人慢慢吞咽咀嚼。想必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心酸往事。

我认识的一位医生,技术一流,容貌俊俏。婚后,丈夫处处让着她,细心照顾她。那时,她很年轻,总想着自己长得好,技术好,在家里特别任性。终于有一天,两人爆发了战争,她一气之下坚持离婚。丈夫多次挽留,亲人多番劝阻,她完全听不进去,执意分手。离婚后,前夫也离开了这个城市。她觉得自己家世背景优越,自己长相漂亮,又是不错的医生,肯定会找到如意郎君。这一找就是几十年,从青丝到白发,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依然独来独往。她告诉我,离婚没几年,她就后悔了。曾经打电话给前夫的妻子,让她把“丈夫”还给她。但这世界上,哪有后悔药?

二、冷静期多久比较合适?

答:我认为,三个月最适宜。认知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时间和过程。婚姻“病”了,就要找出“病”根在哪里?这是一个双方重新看待婚姻,重新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对此,我在十多年的婚姻辅导中总结了婚姻修复三部曲,即开始阶段、解决问题阶段、巩固训练阶段。这三个步骤一个都不能省略,而且是循序渐进地、一步步地将问题解决。开始阶段是帮助来访者弄明白,他们的婚姻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种糟糕的地步?和好如初的可用资源有哪些?这里的搜集资料、分析评估都是费时费力的。特别是后期的巩固训练阶段,就像面对咿呀学语还在学走路的孩子,需要一点点教会他们如何说?如何做?还要有个耐心的陪伴过程。这个陪伴就是解决夫妻在修复感情中时常表现出来的低落情绪、反复多变和自信下降等心理问题。

当事人能否接受改变,是需要心理资本做支撑的。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态。其实,我们通过外部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