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
“原来,广东佛山的地砖发到西安新筑,两个标准集装箱通过汽运,费用约2.4万元,如果采取铁路运输,运费要1.4万元左右;但企业更愿意将多种运输方式组合起来,先经水路运到日照港,再通过铁路运往西安,费用1.2万元左右,比公路节约50%,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谈起多式联运给企业带来的物流实惠,山东日照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业务经理徐善学能举出的例子可不少,不仅如此,铁路还不受天气影响,速度稳定,环保绿色,运输更方便。
多式联运,是指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国际上,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通常在20%左右,而我国目前还不到2%,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潜在发展空间巨大。
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如何?对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有何意义?还面临哪些“肠梗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海运铁路无缝衔接,铁路班列让货物直达目的地
海运成本低,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运输方式。靠岸后,如何与陆运有序转接,加大铁路运输比例?日照港从2008年左右开始推行多式联运,近年来随着中亚、中欧班列的开通,山东新建了多条铁路专线,可以直接开进港口,助推多式联运发展。
从日照港的靠岸码头开车不过五六分钟,就能来到铁路的装车线,从卸货到装车最多半小时,在码头内就能实现货物海铁联运无缝衔接。
“临沂的一家企业给德国提供高档餐具,原来通过航空运输,虽然时间短,但运输成本太高;班列开通后,企业尝试把货物通过公路拉到日照,再通过照蓉欧班列运往欧洲,一趟下来,比空运节省了不少成本。”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市场主管金锋介绍,不仅如此,班列的开通也让陆上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没有形成班列前,从日照到霍尔果斯口岸要走约12天,现在100个小时左右就能到。
“现在对我们来说最方便的就是物流变得可控了。”从事货运代理10余年的日照中和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介绍,之前,货物从日照港运出后就脱离控制了,火车在途中可能会停很多次,装一些当地的集装箱再继续出发,耗费不少时间;另外,自己负责的货物可能还会被解体,分好几拨到达目的地。“现在,班列途中不会再装另外的货物,基本能确定货物的到达时间。我们还给货物装上了GPS,全过程跟踪,我们心里有底,客户也对货物的到达时间更有把握。”
多种物流方式的切换让传统单一的物流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企业在物流时间、费用上节约了更多成本。根据交通运输部调研结果,大多数的多式联运线路运输费用低于公路直达运输费用,成本平均降低约30%。
“散改集”降低货物破损率,物流全流程设计提供最优运输方案
日照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海铁联运站站长高鹏说,日照港最早的时候是海运加公路,“但是汽车一次最多只能载两个集装箱,而一辆货运列车一次可以装三五十个集装箱。现在我们的多式联运,公路比重日益下降,从‘海运+公路’为主逐步转向‘海运+铁路+公路’的组合方式。”
另外,在减少破损、方便运输方面,高鹏认为,集装箱标准化程度高,更适合采用多式联运,目前日照港也在探索“散改集”的方式。比如,菏泽一家公司每月需要进口大豆30万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