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青岛冠中生态:做全球生态修复行业先行者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1 08:58:53

原标题:青岛冠中生态:做全球生态修复行业先行者(城市名片)

图为经生态修复后的尾矿坝,生态环境已大为改善。

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坡,经人工生态修复后,几个月便郁郁葱葱,一两年内即可林木蓊郁。这是青岛冠中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中生态”)18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11月初,国内首部行业标准《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将正式颁布执行,冠中生态正是这部标准的主编单位。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背后,是企业深厚的技术功底。

从海拔4400米的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海岸线,从PH值高达10的工业尾矿坝到PH值不足3的强酸土壤,从最低温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寒小镇到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甚至年降水量仅200毫米的干旱矿区、斜坡大于70度的山体,都可以经冠中生态修复,长出葱绿植被。更令人惊喜的是,两三年后,修复区域内的植物便与原生植被自然融为一体。“不通过参照物,我们自己都找不到最初的项目地点在哪里。”冠中生态总经理许剑平自信地说,通过机械喷播作业的方式,公司在植被受损面上喷播“高次团粒”品牌的人工土壤培养基,一般3-6个月就会长成树林,使环境归于生态、归于自然。

在冠中生态完成的生态修复项目中,有一个案例在业内广为流传:在一处方圆10万平方公里的尾矿坝,每逢冬、春两季,大风刮起的粉末状矿粉遮天蔽日。更令人望而生畏的是,这里处于严重干旱地区,无霜期仅110-142天,对植物发芽生长极其不利。“含盐量0.35%,渗漏水0.5%”的坝体土壤成分分析结果,更让业内同行纷纷打退堂鼓。最终,冠中生态于2011年接下这个被业内预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一项目的完成,创造了行业奇迹。当年9月底,该尾坝矿试验段上的各种植物便已普遍长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