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破解商业化难题 燃料电池汽车何时才能“氢装上阵”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1 08:58:50

破解商业化难题 燃料电池汽车何时才能“氢装上阵”

在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现场,与会者试乘试驾4辆燃料电池汽车。资料图片

“叫好不叫座正代表着一个发展机遇,等它叫座的时候,可能就没有你的座了。”近日,在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简称FCVC)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风趣地表示。

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上,汽车行业面临能源形式上的巨大变化还是第一次。随着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的大幅下降、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关键时刻。

“目前,燃料电池成为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氢能也成为全球未来战略能源的重要组成。”万钢表示,“全球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正在全面提速。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大显身手的时代。”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中国方案”

所谓燃料电池汽车,指的是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力作为动力的车。目前,车载燃料电池装置所使用的燃料为高纯度氢气或高含氢重整气。由于不需要使用燃油等化石燃料,燃料电池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零排放”。与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其加注氢气的过程仅需几分钟,加注时间短且续航里程更长。

一个业内公认的事实是,因为泛在、清洁的特性以及商业化推广的潜力,氢能一直是国际能源变革的重要选择,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因此被称为“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十五”期间,我国科技部正式提出了“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并列,共同构成了“三纵”的发展方向。

在万钢看来,如今,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十五’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展了示范运行和积累了运行经验;‘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了整车牵引加速产业布局;而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市场拉动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整个产业的发展。”

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至1500万辆。而我国2016年发布的《国家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图》则显示,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辆、5万辆以及100万辆。

万钢表示,为实现发展目标,接下来,中国将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建设、制氢供氢加氢的系统建设、技术标准与检测体系建设和国际开放合作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氢能源汽车的推进步伐。

万钢坦言,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标准、检测体系严重滞后。他还特别提出,“现在弄不清谁在负责这方面的建设,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美、德、日、韩的燃料电池车“路线图”

事实上,从一开始的不温不火,到如今日渐展露出商业化的轮廓,不少汽车工业强国对氢能源汽车的研发推广“动了真格”。在本届FCVC的分论坛上,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从业者们分享了各自国家的燃料电池汽车“路线图”。

美国能源部燃料电池办公室主任Su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