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工作,离不开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同群众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体现党员干部的素质修养、能力水平,影响群众工作的结果。党员干部必须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和心理,练好同群众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功。
善做群众工作,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文化素质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更弱了;交通条件在改善,与群众的距离却更远了;信息技术在进步,与群众的沟通却更少了,学会与群众打交道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会用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是架起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会说“群众话”,是干部做群众工作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坐在群众的炕头、站在群众的地头,同他们拉家常、谈心得,才能真正听到、理解、学会群众鲜活的本土语言。在群众中时间长了,耳濡目染,群众语言丰富了,与群众交流,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就能很好地把上级政策“翻译”成群众喜欢的“群众话语”,通过这些掏心窝子的“群众话语”来宣传政策、开展工作,就不至于引起群众的反感和抵触,也容易赢得民心。
要会用群众思维。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心神合一”,达到“干群一条心”的境界,就是在对待群众的事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带着群众的思维去处理,要慎之又慎,防止好高骛远;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尊重群众的心理需求;要用心去对待群众,经常在思想上实现角色换位,真正把群众当成衣食父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政策永远惠泽群众,执政之基永远坚固。
要会用群众方式。在群众面前,用群众喜欢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交朋友。尤其是在言行举止上,要做到简单、朴素、大方,要学会用群众喜欢的方式,乐意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的事情,必须走出房子,深入基层,扎下身子,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倾听民众呼声,真正了解民众愿望,真情关心民众疾苦,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才能拉近干群距离,化解干群隔阂,增加干群感情;才能找到为政的正确方向。党燕燕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