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搬迁是年度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它的顺利实施将从根源处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让贫困户真正挣脱过往、受惠当下、造福未来。但在个别既缺发展基础,又受制自然条件制约,既无产业经济支撑,又受困于落后观念的重点地区来说,异地搬迁往往意味着集体搬迁、整村搬迁,其中的难度不亚于重建一个自然村。如何使异地搬迁能够自始至终有效推进,让群众搬的走、住的起、富的了是一个必须要直面解决的问题。
要群众先动,干部得“多动”。当下的扶贫政策、产业扶持项目数不胜数,笔者认为,此时应当积极发挥村组党员、社干的引领到头作用,组织群众实地参观外村搬迁点,并编纂贴合各地实际的宣讲材料,利用农民夜校、村民大会向群众宣传外界搬迁经验。切实让干部动起来,将基层的小圈子舆论用起来,引导群众接受搬迁主张,让政策先行于谣言,让干部的多动促进群众的先动。
要群众愿意,干部得“出力”。房屋是群众的重要财产,拆旧盖新更要紧贴实际。因此在具体落实中必须要将群众的当下利益及后续发展放在首位,用触手可及的美好蓝图来实现群众内心向往的安居乐业。在搬迁中要注重将打消群众疑虑,将破除群众误解摆在重中之重。在宣传政策之余,在村组中树立搬迁先进典型,对先期动工人员在政策扶持、材料审批上给予照顾。对群众生活旧址存在的地址灾害、发展困境和搬迁新址未来的优势位置、致富前景进行鲜明对比,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搬迁动力。
要群众幸福,异地就要异于从前,搬迁更要有“钱途”,要搬出幸福。在搬迁过程中,各级政府要特别注意搬迁新址的科学选取,强调搬迁必须搬出效果,不能是从穷搬到穷,要搬走贫困、搬来富裕。在群众异地选址时科学施策,严把标准。同时给予群众灵活的选择空间,不拘泥距离长短,只要求立竿见影。但必须安全无患。对于个别对选址有异议的群众进行耐心讲解,对其中政策依据,选址对比向群众提出合理意见,尽力说服他们服从大局,科学搬迁,切实坚决杜绝“为搬而搬”的浪费行为。谢新鹏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