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人才先行:2017“一带一路”在线分享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商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5-17 21:03:59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签署了32个双边、多边合作文件及企业合作项目,涉及18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未来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成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同多边开发银行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能力建设中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迎来三个高潮:一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二次复苏的高潮。未来民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力将超过国企,跨境电商将起全球引领作用。二是中国企业全方位走出去的高潮。投资项目从以往的能源、自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制造业、服务业、农业、IT产业和旅游业。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交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飞跃。通过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建设,达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首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论坛,对于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峰会盛大召开之际,为了帮助国内更多企业和专业人士深入了解2017“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院分别于2017年5月12日、5月14日举办了“‘一带一路’成为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的瓶颈与对策”两大在线主题分享活动,在线直播由FinShare提供技术支持。

活动特邀台湾桃园律师公会两岸事务顾问庄玉友先生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与国家国别风险分析、“一带一路”投资并购法律风险分析和“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机遇与人才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为何成为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重要方向。

当前,在国内房地产等传统需求引擎低迷的背景下,出口是化解产能过剩为数不多的途径。“一带一路”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为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创造了很大的市场需求。另外,国际并购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布局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从国别风险分析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较好、政治风险较低、社会弹性较高、偿债能力较强、整体投资风险明显低于新兴经济体,但经济增速较为缓慢。而新兴经济体虽然整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稳定性差、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治风险较高,但是经济增速整体高于发达国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法律风险则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一大风险。由于不同的国家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在国家安全、反垄断、环境保护、劳工、税务以及行业限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跨国投资并购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企业对国外法律不熟悉,在走出去时,面临巨大的法律挑战。

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院刘玉霞则从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瓶颈分析、海外投资并购人才瓶颈、对外承包工程(海外PPP)人才问题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等四个方面全方位讲解了“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的瓶颈与对策。

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显然,我国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扶持及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的最大瓶颈和问题,除了国有企业对国际化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民营企业也同样遭遇国际人才短板。鉴于此,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在“一带一路”中的支撑作用,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院分别在中国、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等地建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化思维、熟悉国际惯例的管理、金融、财税、法律等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培训中期分短期、中期、长期。既有国际名校学历教育,又有针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高级研修班(全球领导力教育)和取得有关国际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研修班(如世行PPP从业证书)。我们可以肯定,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未来“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将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常态。为了肩负起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使命,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院将通过中外合作机构多方共同的努力,充分发挥好合作平台在人才培养蓄水池、专业咨询、专业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企业和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